“可也確實有許多勳貴家的奴仆和子弟橫行不法,這樣的人也該懲治。”
黃淮當然知道允熥想說什麼,但他不能順著允熥的思路去做。他終究是個文人,現在停止追究權貴家的不法事會讓他的名聲降低很多,或許會與李貫相提並論,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允熥雖然並不清楚緣故,但見他這樣說話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心中有些不快,但強自壓下說道:“可若是現在這樣下去,朝政就要被荒廢了,許多官員都無心任事。”
“陛下可處置無心任事的官員,臣馬上回去懲治應天府內與刑獄無關但荒廢正事的人。”黃淮說道。
允熥吸了口氣說道:“暫且不必,應天府的幾個人也無關大局,並且應天府的大多數官員都很恪盡職守。”
“從明日起,黃淮你暫且裝病吧,太過於勞累導致病倒,將事情都交給府丞來處置。”
“是,陛下。”這對於黃淮來說可能是最好的辦法了。
等他退下了,允熥又對蹇義說道:“都察院裏的禦史能讓他們停下來麼?”
“陛下,臣恐怕力有不逮。”蹇義說道。都察院作為言官大本營,出於言路通暢的考慮,是上下級關係最鬆散的一個衙門,就算蹇義作為左都禦史也不可能掌控所有的禦史。
允熥知道這一點,所以也沒報太大希望,聞言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你……”他麵授機宜。
蹇義應諾,隨後也退下了。
允熥又吩咐了王喜幾句,拿出《宋史》看了起來。不一會兒,錦衣衛指揮使秦鬆走進來行禮道:“臣秦鬆見過陛下。”
秦鬆心中忐忑。那些權貴們奴仆和子弟有不法事他和允熥奏報過,允熥因為這些事都太小所以隻是囑咐應天府查辦,結果就查辦成了今天這個樣子;這也罷了怪不到他頭上,可藍明軒強搶古玩導致有人自盡一事,他因為當時正在過年沒有查,不知自盡那人和藍明軒有關係,沒能及時將此事奏報允熥,可就是他的失職了。
允熥沒有翻舊賬。當時正是過年,鎮司也大意了沒有查到這件事情和藍明軒有關,這樣的事之前也沒有先例,他也能理解。
允熥說道:“這次的風潮,可有人主使?”允熥懷疑是像附逆案有幾個主使之人。
“陛下,此事臣並未查到主使之人。大多數官員都是真的認為勳貴家不法事較多需要懲處所以上奏彈劾。”
“大多數?”允熥注意到這個字眼。
“陛下,雖然並無人主使,但在一開始時有人推波助瀾促使大家都注意並且重視此事。”秦鬆說道。
“這人是誰?”允熥問道。
“據臣所知,是刑部郎中陳瑛。”
==================
感謝書友統一俄羅斯黨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