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永藩奏折(2 / 2)

不過這些人都是一個道派的信徒也不好,將來有可能威脅永藩國君的統治。

‘現在在永藩主持大局的是武當山的道士,剛才折子上寫的名字是張一山?必須讓泰山派或者北平的白雲觀也派人去永藩傳教。’允熥想著。

‘不過這教義必須要統一。對番民傳教可以適當變通,但必須向同樣的方向變通,不能你說一個樣,我說一個樣,稍有差別可以,但不能差別太大。’

‘這幫全真道的道人,先是在開封,又曾在北平,現在又在濟南,連一個傳教的標準經義都搞不出來,真應了那句話:三個和尚沒水吃,現在聚集在濟南的真人得有三四十個,根據錦衣衛的密保奏報天天隻會吵架。不行,得給他們些壓力。’允熥想著。

他隨即高聲說道:“金善擬旨。”

“命令山東泰山派、北平白雲觀派出得道真人赴永藩傳播道教,明年三月初一之前必須啟程。”

“命令道教‘傳教協會’撥付一萬貫錢,采買各種物品送至永藩,明年二月十五之前必須完成。”

“命令道教‘傳教協會’勘定標準傳教教義,過年前必須完成,送至京城勘定。”

“加封永藩啟星道觀觀主張一山為真人。”

金善疑惑地問道:“陛下,除了最後一道旨意外,都可以不下明旨,讓山東地方的官員告知即可,為何如此?”

“不下明旨,他們定然覺得還有拖拉的餘地;隻有明旨下發,讓他們知道朝廷的決心,才不敢推脫。”允熥說道。

“可是,讓言官們知道後,定然有人會上折子進諫。”金善說道。

“朕也知道,所以使用軍驛,不用通政司。”允熥說道。通過通政司文官們都會知道此事,少不得在他耳邊噪括一陣,還是使用軍驛為好。

金善將奏折與允熥批答過的軍方奏折放在一起,過一會兒送至軍驛一起下發。

……

……

旨意傳到濟南,武當派在濟南的最高代表,張三豐的弟子王道宗撚著胡須說道:“陛下正式下了聖旨,就容不得我等推脫了,一萬貫錢、傳道真人,都必須馬上決定。”

白雲觀的長雲真人說道:“既然陛下已經下了聖旨,那麼在場的幾家,”他掃視了一圈,“按照每家七百貫出錢。我白雲觀和泰山派、武當派每家多出九百貫,此事就算了結了;人也盡快派出。”

在場眾人都沒有反對。他們都有錢的很,為了這幾個小錢與皇帝頂不劃算;人也是白雲觀和泰山派出,和其他幾個道觀無關。

“可是這勘定標準傳教教義,年前難以完成啊。”泰山派的東靈真人說道。

“事到如今,隻能竭盡全力完成了。”王道宗說道:“不管有多少困難,年前一定出來一個版本送至京城,哪怕有所疏漏也必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