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為什麼(2 / 2)

曆史上大明陷入了內鬥和對蒙古的戰爭,放棄了這個建立全球霸權絕好的機會,允熥是絕對不會放棄的。況且他還發現了解決蒙古問題的終級方案,還通過將國內的親王打發出國的方式部分解決了內鬥的問題,有足夠的力量,為後代爭奪世界霸權做準備。

況且華夏建立全球霸權本就得天獨厚。現在大明本身就有相對充足的勞動力,還擁有全世界與印度不相上下的市場,唯一需要的就是豐富的資源。東北地區開發不易,最近一百年恐怕排不上什麼用場;但是南洋地區資源豐富,市場和勞動力也不小,足以促成華夏發生工業革命。若是再擁有了印度,那就十拿九穩了。

可是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和群臣來說,允熥隻能說道:“眾位愛卿,你們覺得管子的施政不好麼?當時齊國,不是最強大的諸侯國麼?”

“這,陛下,齊國當時確實是最強大的諸侯國,但是在齊桓公去世以後,齊國迅速衰落,之後的齊國國相難以把握住管仲施政的精髓,齊國之後雖然仍是大國,但是不再是天下霸主了。”

“你們的意思是朕也把握不住管仲施政的精髓?”允熥反問。

笑話,這個時代,允熥作為親自經曆過後世的人,隻要不步子太大扯到蛋,應該可以成功推行改革。

允熥這話一出,大家都不說話了。再說下去,就是質疑允熥的能力。雖然大家確實質疑允熥的能力,但話是不能說出來的。

允熥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歎了口氣說道:“朕知道,依照此前皇爺爺定下的規矩,大明最少可以有三百年的國運,三百年之後就各憑天命了。”

“但是朕不甘心,不希望我華夏再陷入三百年一個輪回中去,所以朕遍觀曆代典籍,找到了管子的施政之法,所以決定效仿。”

“你們放心,朕絕對不會大踏步的改革,隻會慢慢改革,如果哪一項不成功,那麼朕就會馬上停止這項改革。”無奈的允熥隻能略做退步。

得到了允熥的保證,在場的大臣們也就不會再說什麼了。大家散開,各自去做之前手裏的事情。

允熥也坐了下來,但卻並未馬上接著處置奏折。允熥今日終於見到了之前他隻是聽說,但是並未深切感受過的事情:儒家在華夏深入骨髓的影響。

就是牛逼如朱元璋,也不得不向一部分他並不喜歡的儒家思想妥協;現在允熥的動作比朱元璋的還大,但是威信還不如朱元璋,感受到的儒家的抵製也更強。

允熥隻能慢慢改造儒家思想,使之適應即將到來的變化。

‘從好處想,這也避免了自己頭腦一熱就上馬根本不適合這個時代的政策,也算是有些好處。’允熥最後為了安慰自己隻能這樣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