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科舉新製度(2 / 2)

東方從秦始皇已來都是君主獨裁,從漢武帝開始更是完全取消了封建,中央也根本沒有西方那樣的為了調和矛盾而產生的各種會議。

不過辦法都是人想的,大家很快發現了其實官員就可以起到民意代表的作用。老家發生了什麼事情,本地出來的官員就會出來在朝堂之上聲援,保障本地的利益。而一個地方如果長期沒有人出來做官,外地來的縣官在壓榨地方的時候顧忌就小一些,地方上百姓和大家族受到的壓榨就會多一些,所以一個地方有沒有人在當官很重要。

對於皇帝來說,至少保證每個省份都有人為官也是很重要的,這可是聚攏人心的好手段。曆史上苷肅單獨立省以後七十多年都沒有人考中進士,玄燁拍板分省錄取,然後苷肅全省都呼喊‘聖上天恩’,甘陝綠營也成為了滿清最信任的非旗人軍隊。

現在允熥看向台下站著的大臣。經過這麼一會兒,大家也緩過神來了。齊泰等輔官因為是允熥的親信大臣,算是內臣,所以不便於首先開炮。所以最先說話的是吏部尚書練子寧。

練子寧說道:“陛下,科舉之事,本為選拔賢才。眾所周知,這賢才不是每個省份、每個州府平均分配的,若是限定了地方,那麼將有賢才不能脫穎而出,陛下三思啊!”練子寧是茳西人,茳西也是科舉大省,雖然分了南北榜,但是擠占廣西等地的名額還是可以的,所以堅決反對分省錄取。

景清馬上說道:“陛下此舉甚好。雖然科舉是要選拔賢才,但是也要注重公平。臣覺得分省錄取就是兼顧了公平與選拔賢才,甚好。”他是三秦真寧人(今苷肅正寧縣),他們甘陝地區即使是分了南北榜,也很難競爭的過山硒、北平、山東等地的人,所以幾乎要舉雙手歡迎了。

這種利益憂關的事情,人品與品德什麼的都不重要了,大家都死命的為自己的家鄉爭取利益。雖然文官們不可能當眾大呼小叫的,但是每一個官員都積極為自己的地方爭取利益。

像方孝孺、暴昭,這樣分別出身南北方的科舉大省的人,都反對分省錄取;而像巨敬這樣同樣甘陝一帶出來的人支持分省錄取。

齊泰身為應天府人,此時兩不相幫,不說話;陳性善雖然也是山硒人,但是他的老家山陰縣舉人出的都少,而這次連舉人都是分州府錄取,所以支持分開錄取。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是一個早朝就能決定的,有資格上朝的人很多,大家回去了和自己的同鄉一說,大家紛紛上折子訴說自己的意見。

總體上講,支持分開錄取的人比不支持的人要多一些。幾個科舉大省的出來的人,雖然分省錄取貢士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好事,但是舉人也是分開錄取,所以科舉大省偏遠地方出來的也轉為支持分開錄取或者中立。而科舉小省卻是一邊倒的支持分開錄取,所以一下子支持分開錄取的人就超過了不支持的人,

所以允熥順利的推行了這個分開錄取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