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們再說回允熥。允熥回到文華殿東暖閣,先是問了問王進、王喜、王恭和王步今天東暖閣有沒有什麼問題,然後重點問了王進呂妃那裏有沒有什麼動靜。當然,結果還是沒有什麼動靜。所以允熥又放鬆了對呂妃的重視,他想想得選擇一個合適的放糧地點,找出從兵部要來的京城地圖攤在桌子上看起來。
京城的構造前文已經說過了,這裏不再重複。戶部找到的原來的城門倉是在北門。北門外因為是刑部啊、大理寺等公檢法機關的位置,又因為處決犯人也都是在北邊的太平門外,所以人們普遍不喜歡在這裏居住,城南地區有的街、坊已經滿了,但城北不要說城外的地方了,就是城裏的地方,十停地方能有五停有人住的房子就不錯了;就連軍人都嫌晦氣,城北靠近太平門附近的軍營都是半空的,衛所的指揮使等寧願在西北城那邊兒的軍營擠得難受也不願到這裏。
所以放糧的地點離北門近點兒方便。‘要不就定在北門橋北邊兒,錯開太繁華的地方?那裏附近有軍營,借出一塊地方還是容易的;並且離軍營近些也方便萬一有事調動兵丁。’允熥想著。
基本定下了位置,允熥收起地圖,看了看沙漏,時間剛到酉時初刻多一點(大概下午5點45),打算先看會兒書,過一會兒再吃晚飯。這時,王喜進來通報:“稟殿下,昀英郡主來看您來了。”
允熥當然並不奇怪,出書房到會客廳見昀英。昀英還是那副活潑的樣子,笑眯眯的和允熥行禮。允熥一看到她,心情就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也輕鬆地回禮。
二人在客廳閑聊了一些輕鬆的話題,主要是允熥和昀英說一些關於宮外的事情。文英今年才十四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非常向往宮外不一樣的風景;但是像允熥這樣的皇子皇孫還有機會出宮轉轉,像昀英這樣的皇家的公主啊,郡主啊,縣主什麼的,在成親以前是不可能有機會出宮的。
允熥對於昀英她們當然是同情的,但是他也沒辦法。老朱非常注重禮法,不可能同意讓孫女出宮的;等到允熥自己當家做主的時候,估計文英早已經是出嫁了,也不需要他允許出宮了。所以他隻能多講講宮外的事情滿足昀英的想象。
昀英反而沒有允熥這麼多想法,因為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出不了宮,也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開心的聽著允熥給她講宮外的事情。二人說了一會兒,允熥正在給她講城南石城門的街景,就在他口渴了拿起茶杯喝口茶潤潤嗓子的時候,昀英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在允熥再次開口說話之前說道:“三哥,你書房裏都有什麼書?我書房裏的書太少了,讓我去你的書房裏拿幾本喜歡的書回去看吧。”
允熥沒有多想,說道:“那有何不可,跟我來。”說著,帶著昀英來到了自己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