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允熥看來,老朱的這部分觀點有一定道理,畢竟,誰沒有私心呢?老朱這麼防著手下的官員貪腐,不也是因為這個國家是他的?沒有私心的人才是鳳毛麟角。
但是允熥覺得:第一,在封建社會是不可能杜絕貪汙腐敗行為的;第二,也不能用特務監視的方式來反腐。且不說使用大量特務也要花費很多的錢,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難道特務就沒有私心了?就連古代阿拉泊使用無後的閹割之人當官都杜絕不了私心腐敗,更別說身體正常的特務了。
要防範腐敗行為還要靠製度。但是大明采用不了從漢到唐的製度。漢代到唐代之所以貪腐行為很少,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官員都是世家子弟出身,這些人都是從小就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都知道自己隻要不是飯桶就有官做,自己的子孫後代隻要不是飯桶也有官做,所以不會在當官的時候撈什麼錢;而明代因為世族被蒙元沉重打擊,很多北方的世族死光光了,南方的世族也損失慘重,同時由於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展,和科舉製的成熟,使得一個家族沒有辦法保證一直當官,隻能當庶族地主,所以為了子孫後代和自己退休以後的生活,在任時拚命撈錢。這也是老朱發現一個貪官就殺一個,還是製止不了貪汙行為的原因。
而宋代則是處於從世族地主向庶族地主過渡期內,各種貪腐行為也不少。允熥根據後世的各種方法,已經有了不太成熟的想法,打算在洪武年間過去以後實行。但是也不可能保證沒有貪汙腐敗行為。(本段參考易中天的《品三國》和《品人錄》,是後來整理後的文字版。個人覺得很有道理。)
老朱見到允熥不說話,認為是他對於自己的說法不太同意。因為朱標生前就和自己的觀點不一樣。他歎了口氣,止住了話頭,又說起別的:“寶鈔的事情在我看來已經把什麼都想到了,剩下的就是下頭官員的活幹的怎麼樣了,每天問問做的怎麼樣了就行了,這十天你多用心在軍校上麵,好好琢磨怎麼辦才好。”
允熥同樣覺得寶鈔這裏自己能做的沒什麼了。讓他去處理具體的事情他也搞不好,所以接下來是該去兵部處理軍校的事情了。畢竟,那個也很重要。所以他說道:“是,皇爺爺,從明天起我每天早上去戶部轉轉就到兵部去。”
老朱滿意的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隨後老朱想了想,又說道:“你馬上要封為皇太孫了,再‘我’、‘我’的說話不好,有失你的身份;從明天起,你開始就用‘孤’這個自稱。”
允熥回道:“是,皇爺爺,我”看到老朱眉頭一皺,趕忙改為“孤記得了。”他覺得很不適應,他‘我’這個自稱用慣了,不習慣別的。並且現代人不管地位如何,自稱都一樣,所以他覺得很別扭。但是既然老朱下令了,隻有遵從。
老朱說道:“在叔叔、兄弟等親人麵前,沒有其他外人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我’自稱,但是麵對其他人都必須用‘孤’這個自稱。剛才是為了讓你記住,才用‘孤’這個詞,以後不必在爺爺麵前使用。”允熥點頭答應。
又過了一會兒,就到了酉時二刻(下午6點)。允熥又扶著老朱回到乾清宮,爺孫倆兒又在一起吃了晚飯,允熥才回文華殿。
回到文華殿,允熥先是休息了一會兒,然後聽王進彙報了今天的情況。見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看了看書,整理了一下今天的思緒,上床睡覺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