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2 / 2)

但是,怕什麼來什麼。老朱聽了允炆的話,正不知道如何回答,總不能告訴允炆,你爺爺就是要剝削老百姓吧。這種上輩人幹壞事雖然從來心狠手辣,但是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不好的一麵。現在老朱就是這種情況。

並且允炆還是個老實孩子,萬一跟他說了,他出去跟黃子澄說怎麼辦?老朱可早就知道他倆關係好了,萬一允熥不小心說出去,那自己的名聲可就壞了。朱元璋正在糾結,抬頭看見了允熥那同樣糾結的神色,下意識就讓允熥來給他解圍,說道:“允熥,你起來說說你覺得允炆的說法怎麼樣?”

允熥心說關我屁事,怎麼就糊裏糊塗地點到我了,但是還是站起來,說道:“回皇爺爺的話,孫兒以為,嗯,二哥的話當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嗯,嗯,噢,但是皇爺爺發行寶鈔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廣大的勞動人民不用帶著沉重的銀錢往來奔波,但是現在廣大的勞動人民不理解國家的苦心,如果他們把寶鈔都用來交稅或者兌換成銀錢,不就不能實現皇爺爺的良好初衷了嘛,所以二哥的辦法還是不實行為好。”

老朱也不管允熥說的通不通了,就說道:“嗯,就這樣吧。”就匆忙終結了這個話題,又問起孩子的功課來。其他人年紀大一點的都看出老朱不願回答,於是也紛紛恢複扯淡狀態。

允炆還沒反應過來呢!等他剛琢麽出允熥好像說得邏輯不通啊,就發現這個話題已經成為過去式了。再加上他也看出這個事情好像是別有內情(其實隻是老朱不好意思),朱元璋不願意回答,就放下了。

然後等氣氛恢複點兒了,老朱想看看文采,就讓大家作詩詞,以重陽為主題。這要是不限題目,允熥馬上可以做出(抄出)十首以上詩詞,首首都是可以流傳後世的(後世流傳的)經典之作。

但是限製題目為重陽,允熥知道的還沒有被寫出來的以重陽為題的詩詞隻有一首,就是毛爺爺的‘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這首采桑子,但是也不合適啊,所以輪到允熥的時候,允熥非常光棍的說:“稟皇爺爺,孫兒做不出來。”老朱笑罵道:“前幾天不是還作了一首詩悼念英兒(沐英),怎麼今天就做不出了?一看就是憊懶。”

允熥回道:“稟皇爺爺,這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天是上天借我之口宣讀那詩悼念沐大伯。今天老天爺也在家過重陽,自然沒有辦法借我之口成詩了。”

老朱又笑罵允熥一句,也就過去了。

其實其他人的詩詞水準也都不怎麼樣,這樣的節日要是提前作弊當然可以,但是老朱又不傻,如果不能保證以後次次可以作弊,那這次作弊也沒啥意義。不過那些外地的世子見老朱的時候少,即使見麵也不可能總考詩詞吧,稍微找個人做一首比自己實際水平高一點的詩的人也有。

不過話說回來,老朱的兒子裏麵以文采出名的還是有的,蜀秀才朱椿嘛,隻不過他不在。唯一詩做的好的還不在,弄得老朱自己也鬱悶,覺得一開始就不應該讓作詩。

然後到了中午,大家吃過中午飯就散了。下午又是大家的自由活動了,朱氏大軍或獨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各自散去。老朱一大堆的奏折還沒看呢,為了不看折子看到明天,老朱也得快點兒處理。

============================================================

注1:現代通稱收鑄幣稅,你手裏持有幾國貨幣,就是給幾個國家交鑄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