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裏,百花盛開。
杏花紅,李花白,花開滿樹,一片姹紫嫣紅的景色,連人也多了幾分精神。
兩個成人高的圍牆下,站著一位身著煙柳色銀錯鳶尾細花衣裙的小姑娘,外頭罩著嫩蔥色湖綢短襖,一雙繡著胖魚兒的玉色鑲小米珠繡花鞋顯得特別顯眼,遮遮掩掩掩蓋在過長的裙擺下。
她看來約十一、二歲,身形略顯單薄了些,大大的眼兒襯托著她巴掌臉更顯小,開始抽條的身子看著十分瘦弱,有種弱不禁風、我見猶憐的嬌弱感。
站在牆下的她,仰著頭看向牆頭上橫過來的嫣色桃花。
“小姐、小姐,你又在看什麼,天冷,加件衣裳吧!不然月嬤嬤又要擔心了。”
“桃花。”開得真多。
這裏是齊南縣縣衙,迎麵走來的丫頭叫青玉,比小姐玉如素長一歲,為人沉穩伶俐,善解人意。
青玉笑著將半舊的披風往玉如素肩上一披。“小姐別貪玩,要顧著身子,你前兒個才受了風寒,別又著了涼,你這身子骨呀!是受不得一絲涼的,春暖乍寒。”
玉府在京城是名聲不墜的書香世家,玉老夫人生有兩子一女,另有庶子兩名,庶女五名。
老大玉重陽、老三玉重軒為嫡,一為百年書院文春書院山長,此乃玉家的百年基業,作育英才無數;一為玉如素父親,原是京裏庶吉士,五年前尋了外放機會來到齊南。
齊南縣是個相當富裕的縣城,是個肥缺,令人頗為羨慕。
因為這幾年朝廷政局不定,皇權之爭向來又為人所忌憚,身為名門之後,免不了卷入皇子們的爭鬥中,因此他明哲保身早早退出這淌渾水,走了朝中大臣的路子才搶到這位置,在民富地肥的地方當縣令。
齊南縣地多人稠,水陸四通八達,漁米豐富,少天災人禍,風景秀麗,百姓豐衣足食,從未聽過餓肚子的事,小旱小澇有過,但未釀成災情。在朝廷吏部疏通過後的殷重軒於二月二龍抬頭過後,攜家帶眷一行人十幾輛馬車浩浩蕩蕩從京城出發,家眷們沒出過遠路又一個個嬌貴得很,慢走慢行還帶上數名病人,等到了齊南縣地頭正好是那年的陽春三月。
至於老二玉重禎則留在府中打理庶務,老四玉重文因其母為老爺子表妹,頗為受寵,故而在府中地位不低,得其父寵愛親自教導,目前是翰林院七品編修,混得風生水起。
雖是嫡庶有別,但四兄弟並未分家,連下人在內將近兩百口人皆住在五進大宅的本家。
至於玉如素,她是個病秧子,每年都要病個幾回。剛到齊南縣那幾年,她是喝藥比吃飯多,從年頭到年尾,一年有八個月是病著的,夏日裏也咳嗽不斷。
其實在她七歲前身子骨還挺硬朗的,能跑能跳,還能在眾多丫頭、婆子們的驚呼聲中爬上樹掏鳥蛋,跟一群皮猴子兄弟玩彈弓,把府裏鬧得雞飛狗跳。
不過在隨父上任途中染上時疫,一度差點救不回來,她和弟弟殷正書是庶出,兩姐弟同時染病,當時也有數名兄弟姐妹一樣病倒了,因此生母雪姨娘疲於奔命,分身乏術,以致高燒不退的玉如素落下肺疾。
在許多婦人心中,兒子重於女兒,女兒是別人家的,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將來能依靠的人隻有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