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張須陀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大人,是真的……”吳明就把事情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
張須陀一聽更傻了,什麼?吳明和羅家姐弟帶二百馬隊不費吹灰之力連奪兩座大寨,又收降了幾百俘虜,然後又成立別動隊爬上懸崖來送信。短短一天之內就有這樣的戰績,這簡直不可思議,神仙也難作到哇。可是眼前的事實不容得他有絲毫的懷疑,看來這個吳明太了不起了,國之棟梁啊。這次回去之後,說什麼也得把他留在我的身邊,重重提拔他。
“大人,方將軍和吉將軍的大隊人馬估計也快到了,我和士信兄弟商定好了,三更天裏應外和,咱們先突出重圍。然後兵合一處,再行剿賊。”最後吳明說。
“行,弟兄們早已準備好了,三更天突圍,成敗在此一舉。”張須陀一聽外麵有羅士信帶著幾百人馬接應,精神頭頓時又上來了。
“叔叔,我們從哪裏突圍比較好呢?”羅士英問,她一看這些當兵的,人數有五百來人,但傷號也不少,就是沒受傷的也是一副病態,連累帶餓得直打晃,這哪有戰鬥力呀?
張須陀看出羅士英的意思,苦笑了一下說:“孩子,我們被困時間雖然不長,但兩天有一多半的時間都在打仗,沒吃沒喝的,又不能好好休息,這幾百人能堅持到現在已經不容易了。從哪裏突圍,我想聽聽你們倆的意見……”
“叔叔,既然如此您就決定吧。我們剛到也不熟悉這裏的情況,你們這裏打了幾天了。哪裏兵力強,哪裏兵弱,哪裏有機關埋伏,心中應該有數,我們保著您一塊往外殺。你說呢,吳大哥?”羅士英說著問吳明。
吳明想了想說:“大人,要我說我們應該選擇機關埋伏少的地方突圍,比如陷阱、絆索和弓箭手少的地方,賊兵多一些無所謂。因為三更天一到,我們往外衝,士信兄弟帶兵往裏殺,賊人不知道虛實必然大亂,我們可順利殺出。如果到了機關埋伏多的地方,我們的傷亡就會大些。”
張須陀手掂胡須連連頭:“吳明說得有道理,隻是哪裏機關多少我們也不清楚,現在再去調查恐怕來不及了,離三更已經不遠了。”
“大人,你們不是已經實際調查過了嗎?”吳明問。
“已經調查過了?沒有哇?”張須陀不解。
“哎呀,大人,你剛才說讓李興闖營搬兵,來了個聲東擊西。盡管沒成功,但這就是最有用的實地調查呀。李興和王連中了埋伏,不幸戰死,五十名騎兵幾乎全部喪命。不用問,那個地方我們肯定不能去,機關埋伏比較多。而您帶二百官兵往東殺時,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說明那裏賊兵比較多,不是沒有遇到機關埋伏嗎,我們就選擇往東突圍就比較合適……”
“對呀,大人,吳大哥說得有理。”羅士英也說。
“哎呀呀……”張須陀聽了恍然大悟,“老夫怎麼把這事忘記了呢?吳明,吳將軍,你這次可立了大功!你心細如發,反應機敏,夠個大將,老夫現在就升你參將之職(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如果這次能活著回營,我一定在王爺麵前多多美言,還要重重升賞於你。就依吳將軍,三更天從東邊突圍。”
吳明一樂,給老子的,老子現實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將軍了,忙施禮道:“多謝大人提攜,另外,我們最好開個誓師大會。”
“誓師大會?”張須陀和羅士英等人還是第一次聽這種詞。
吳明差點又樂了,給老子的,我怎麼又把二十一世紀的詞抖出來了,他們哪懂啊,趕緊解釋道:“哦,大人,就是個戰前動員,鼓舞一下士氣。小人向您交個底,士信兄弟人馬也不多,隻有二百名馬隊官兵,剩下的三四百人都是山賊投降過來的俘虜,這樣算來他們不過五六百人。我們這邊雖然有五百人,但小人看來,他們的戰鬥力著實不敢恭維。因此我們最好這麼辦,先集中弟兄們,開個短會,鼓舞一下士氣。我們可誇張一點,就說東郡又發來五千救兵,由方將軍和士信兄弟帶隊已經到了外圍,我們裏應外和今晚三更要大破賊兵,生擒王銑。”
張須陀和羅士英聽了連連點頭,遂把這五百來來人集中起來,按照吳明的意思一說,果然,五百官兵立馬精神抖擻,士氣大振,就連輕傷號也充滿了希望。
這時,有人給吳明和羅士英找來兩匹戰馬,一切準備就緒。
“現在是什麼時間?”張須陀問手下。
“回大人,三更已經到了。”當兵的回答。
張須陀一聽,吩咐一聲:“來呀,給我往東殺,突重圍活擒賊王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