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1 / 3)

督察院的掌門人曹於汴咳嗽一聲道:“微臣說幾句,皇上體恤陝西百姓,天下有目共睹,可惜就是有人看不得這些,前時微臣上過本章,陝西官吏中飽私囊的現象並沒有消除,楊大人忙於剿匪,楊大人一人清廉也就是自持而已,那些錢糧能用到正地方的並不多,這恐怕是陝西糜爛的原因。(www.wuruo.com舞若小說網首發)”曹於汴知道這是原因,但是讓他治理,他也是老虎吞天無從下口。

孫承宗也把剛才沒有說完的話說了出來,“陝西糜爛和朝廷以剿為主,以撫為輔的策略有很大關係……。”

孫承宗此言一出,眾朝臣皆嘩然,因為人人都知道對待陝西的政策是崇禎皇帝親自定下的,而孫承宗又是崇禎皇帝極為信賴的人,而孫承宗居然出言反對崇禎皇帝的政策,這能不讓他們嘩然嘛!

孫承宗見崇禎皇帝沒有責怪,相反還鼓勵他接著說,心頭一暖,接著道:“皇上的策略並不是不好,而是下麵的人並沒有認真的執行貫徹,以剿為主人人都記得,可卻忘了還有招撫啊!我在這裏提一個人,就是寧夏總兵杜煥,這個人極其凶狠好鬥,心狠手辣,擊潰流賊後,向來不留活口,斬殺降民是慣例了,試問,流賊遇到他哪會不拚死抵抗啊!殺降都是平叛將領的習慣了,那些投降的流賊頭目已經投降,卻被他們殺了,作為朝廷的命官,幹出這樣背信棄義的事情,致使朝廷信譽完全喪失。那些吃了苦頭的流賊,那些沒有吃虧的流賊,誰還肯降?人人不都得為自己的小命奮起抵抗嗎!這恐怕也是陝西流賊屢剿不滅的原因。”

錢龍錫聽了孫承宗的話,深以為然,道:“孫大人說的對,流賊多是饑民,渴望歸安居的十占八九,那些將領殺降,就是斷了饑民的退路,導致饑民流賊背水一戰啊!”

有這幾個人牽頭,武百官七嘴八舌的都議論開來,各抒己見,然而都是分析原因居多,真正拿出主意的少之又少,那幾個拿出來的主意也都無法解決問題。

“哈哈哈……。”

武百官見崇禎皇帝突然大笑,都豎起耳朵瞪大眼睛看著,不知道崇禎皇帝這是怎麼了,這個時候還笑的出來?

我大笑過後伸手點指下麵的群臣,“你們呀!肉食者鄙,古人誠不欺我,你們一個一個位極人臣,你們自己說說,誰拿出一個好辦法了。”

群臣這才知道崇禎皇帝是生氣才大笑的,頓時一起跪倒道:“臣惶恐……。”

“惶恐…哼!”我罵了一句,強迫自己深呼吸,平靜一下才道:“你們知道朕為何以剿滅為主,以安撫為輔嗎?因為安撫是需要錢,需要銀子的。陝西的叛亂最開始就是因為經濟原因,老百姓因為天災人禍活不下去了才幹無本生意,如果朝廷招撫他們,要他們放下武器,那就得解決他們吃飯的問題,可是國庫有錢嗎?朕的內庫有銀子嗎?沒有充裕的資金,拿什麼招撫啊?讓老子去當鋪當內褲?”

國庫沒錢人人都知道,內庫沒錢人人也知道,可是偏偏沒有來錢的渠道。我的一番發泄讓下麵的武百官把頭垂的更低了。

“沒有銀子就不能全力以赴的招撫,這是朕不得不以剿滅為主政策的由來,諸位愛卿要體諒朕的苦衷,總不能放任饑民造反吧!”我說著把目光落到了孫承宗身上,其實這話多半是說給他聽的。

孫承宗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可就是覺得全力剿滅流賊太過殘酷,那些饑民隻要給予一定的錢糧保證會放下武器,陝西之亂肯定會很快平息。他心中一歎,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兩害相較取其輕,作為當家人的皇上也是夠難的呀!

“諸位愛卿都知道國庫空虛,朕的內庫也是快見底的米缸了,實在是拿不出錢來,愛卿們不要再提加征賦稅這樣的話,陝西一省已經讓朝廷焦頭爛額,難道還要讓別的省份也加入這個爛攤子嗎?朝廷已經做到了對陝西一省百姓的仁至義盡,朕除了加派兵力不會再做任何措施了。”

楊鶴平陝不奏效,一個是招撫工作沒做好,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都被牽製在北疆,能投入到陝西的兵力不足,起不到鎮壓威懾作用,也不能有效的用武力解決那些鐵了心造反的“不良公民”,因此派洪承疇入陝勢在必行。

將群臣打發走之後,我再次單獨召見洪承疇,“愛卿,剛才你也看見了,不是朕不想,而是朕不能啊!朝廷的銀錢多半耗費在軍餉器械上,能用在賑濟上麵的銀子實在不多,如果不是跟皇太極暫停幹戈,朕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一向對叛軍主張剿滅的洪承疇,則是最懂得大明已經到了亂世之世,亂世當用重典,以此震懾宵小,而此時關外後金虎視眈眈,頗有帥才的他當然明白兩線作戰的危險性,心中已經打定主意要在跟皇太極撕破臉之前解決陝西的亂局,否則國本堪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