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進軍汝南(1 / 2)

不過張遼總歸是降了,之後知不知道這件事也就無關緊要了。像他這種人,隻要是歸順了就一定會忠心。韓明根本不用去擔心將來的他會如何,隻要自己做的不會像董卓那樣就行。

張遼站立在營寨的高坡之上,對著眼前千餘部下,歎了口氣大聲說道:“諸位,請恕我張遼做了降將。韓別駕宅心仁厚,願放任諸位離去,既如此各位都回歸西涼吧。”

回西涼,這三個字在這些西涼軍聽來是那麼的刺耳。是的,他們已經無家可歸了,隻能跋山涉水回歸家鄉。

張遼知道韓明話中的意思,既然這位別駕留了一手,防備自己帶這些人詐降,那就免除他的疑慮也算是自己歸降之後為其做的第一件事吧。

西涼殘軍之中,有人高聲喊道:“張將軍,我等已無家可歸,倒不如雖將軍一起降了。”

有這人帶頭,便很快有人附和。他們之中多數都是習慣了跟隨張遼,再讓他們去跟其他人怕是會很不習慣。畢竟在西涼軍中,根本沒有哪位將軍會像張遼那般對待自己的部下如親人。

要是去投奔呂布,那邊沒有糧食了不說,如今還不知道有沒有被曹操圍攻。汝南雖然打下來,遲早也必破無疑。

“將軍,讓我們跟著你一起吧。”

張遼有些尷尬,他最怕的就是這些部下要追隨自己。像這些西涼軍待他的感情一樣,他也是萬分的舍不得這些人。可是自己清楚韓明不願意這些人留下來。

張遼背過身去。不再去看那些部下,他覺得自己沒臉見他們。從他聳動顫抖的背影能看出,他接下來的話是咬著牙關說出來的。

“張遼不願再為國賊賣力,其實此番降了也是我的本意,並未因為韓別駕說會不殺你們才如此。”

這句話雖然是假,但是聽到心裏還是那麼的心寒。西涼軍中立馬有人說道:“將軍……”

張遼擺了擺手,沒有讓他說下去,但是仍是背對著他們。“你們難道不想回去看看家中父老、妻兒麼?”

父母,妻兒。這四個字對於這種戰亂的年代的軍人是如何的遙不可及,他們多數都已經多少年沒見到了父母雙親。甚至是自己尚在繈褓的孩子。

眼前張將軍又執意讓他們走。繼續堅持也是沒用的。他們了解自己的將軍,做過的決定從來就沒人能說動過。那倒不如就此回西涼陪親人,不再戎馬征程。

“走,我們走……”

一位老兵率先的說出了這句大家都不想說出但是又不得不說的話。那滄桑的麵龐之上老淚縱橫。老兵領頭。帶著幾人從轘轅山營寨之側的小路。一路向西。

接下來,一個個的小隊都彙合到了那老兵打頭的隊伍,朝著自己的家鄉西涼黯然離去。

韓明看著緊要牙關的張遼。有那麼一瞬間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不該強行分開這親如手足的將領和士兵。但是也隻是那麼一瞬間他就反應過來了,這就是亂世的殘酷。

要想在這亂世立足,還是必須像曹操那樣的奸雄學習。

韓明輕輕的扶著張遼:“文遠,莫要怪我。”

張遼淡然一笑,看著自己的部下一一離去,說道:“此番他們回去,希望懂的隱姓埋名好好的生活,若如此韓別駕也算是做了件善事,遼怎能怪韓別駕。”

張遼已降,但卻無兵權在手。這個韓明也不去安排,張遼也不急。他知道接下來自己想要重新做上將軍,必須要自己去親自訓練人馬。

畢竟是降將,就算韓明把這些荊州的子弟兵調給自己,他們也不會服自己的。

韓明與張遼典韋二人在轘轅山休整了兩日之後,便讓所有士兵把糧草器械全部帶上趕往襄城。而王允王司徒,也是同行。襄城雖小,但是韓明還是決定將所有的糧草器械儲備都放在此處。

之後韓明又書寫了一封信函,讓人快馬送往襄陽。在信中韓明請荊州牧劉琦派人來支援襄城,順便讓人來助豫州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