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天遊山下,導遊介紹說天遊峰海拔410米,號稱“武夷山第一勝地”。峭壁千尋、高拔群峰之上,常有雲霧繚繞。登峰巔、觀雲海,猶如遨遊天宮,故名天遊。天遊分為上天遊、下天遊,在南端的一覽亭,建於明嘉靖年間,原名仙掌亭,臨亭四顧,周圍景物盡入眼簾。徐霞客曾評點:“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天遊峰中的天遊觀,始建天床,明嘉靖五年重建,有殿宇式的樓閣,名“遨遊霄漢”,成為遊客飲茶,賞景的場所,閣後有妙高台、振衣崗、紅豆樹諸勝。古人雲:“飛泉響落睛疑雨,古木濃蔭夏亦寒”。
沒想到還有這麼大的曆史淵源,好,本姑娘我今天就要征服天下第一峰,體驗下徐霞客當年的胸懷,我自小喜好爬山,也很喜歡登到山頂我為峰的感覺。
天遊海撥不高,但是險象環生,天梯環山而上,陡峭而狹窄,真有一種回頭看就是萬丈深淵的感覺,我努力住上爬,盡量不往後看,不然兩腿就發抖,楊過那家夥可真的厲害,一直在我的前麵,大隊人馬已被我們遠遠的甩在後麵,真的是棋逢對手,總算有一個家夥可以跟我一起上天遊,可憐身體稍胖的Davied剛開始還可以跟我們同進步,但是他真的很菜,一下子就不行啦,
哈,我們很快就登到了山頂,武夷全景盡收眼底,不過還是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一陣冷風吹過,渾身打冷顫,休息下來的時候,已是兩腿發軟,一想到等下原路返回,就渾身發軟,等到大隊人馬上來時,已近中午,大家都已經奄奄一息啦。導遊說借助望遠鏡可以看到對麵的懸棺,“懸棺?啥東西?”我瞪大眼睛問導遊,馬上來了精神,
據導遊說懸棺又名架壑、仙艇、金棺材等。武夷懸棺是武夷山古越人懸棺葬的遺物,架托懸棺的木板稱為虹橋板。葬製奇特且高懸於絕壁,自古迄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他們為什麼要把棺材高懸於絕壁?他們是怎麼放上去的,當年好像還沒有直升飛機吧?”我對懸棺充滿了好奇,也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武夷山懸棺始於商末周初,晚至春秋戰國,是國內發現的各地懸棺年代最為久遠的。崖葬雕刻題材中,屢見樓閣、雲氣、三足烏、鳳、麒麟、朱雀導引升仙圖案,喻示著墓主的升仙,表現了死者及其家屬的神仙信仰心理。”導遊又說。
“那我到什麼地方可以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懸棺?”我真的很想馬上看到懸棺是什麼樣子的。
“你們明天坐竹排就可以看到了呀,今天中午吃完飯我們就去虎嘯岩,今天是遊山,明天玩水”導遊連忙轉移話題擺脫偶的糾纏。
說到吃飯,我的肚子果真是在抗議啦,不過一想到要從原路返回,我就有心無力,“媽呀,我們還要從原路走嗎?”我心裏滴沽,不過我是不會讓別人看出我害怕,因為我從一開始就在別人麵前吹牛說我有多厲害,我想肯定會有人比我還著急,上帝呀,保佑我吧。
“親愛的導遊先生,我們不會要往回走吧,我可是受不了,”循聲望去,果真是李莫悉氣若遊絲的抗議,
“哈哈,我們勤勞偉大的武夷山人民早就為大家做好準備,已在後山開辟了一條捷徑,哈哈,想下的跟我來吧。”
上帝呀,你終天聽到一個平凡女孩的聲音啦,我想肯定是他今天放假------有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