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抗疫起風波(1 / 1)

第二天,田愛如比平常醒得早,梳洗完畢,也沒什麼東西可帶,隻有一個隨身的粉色背包。

火車是晚上的,還早。她打算去找周小麗聊聊,寬慰她幾句。

沒曾想,到了村口時候,已經設了關卡,不讓進。

原來,疫情越來越嚴重,響應黨的號召,包括每個村鎮在內的全區已經全部戒嚴。

田愛如給周小麗打了個電話,說明了情況,兩人在電話裏聊了幾句後,她忽然想到周小麗小姨支持武漢抗疫去了,再想想自己回京也沒事,不如參加抗疫,畢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樣,等幾天慕容君初回來了,也清楚他那邊狀況,說不擔心是假的,畢竟是處了這麼多年的鄰居兼朋友。

周小麗聽說田愛如有心做誌願者,很開心的接過話頭,“你給餘強打個電話,他是抗疫小組長,如果他們需要。你的口罩我包啦。”

原來,現在武漢抗疫物資緊缺,稍有實力的服裝廠都幫忙生產抗疫物資。

田愛如聽了,很開心地說道:“那就這麼定了,不光我,我看你們得把咱村誌願者的口罩都給包了。”

“你是做好事,不花錢啊。隻要你去,你的要求都能滿足!”兩人互相開玩笑後,掛了電話,田愛如趕忙又給餘強打電話,村裏正在招募誌願者,病毒來勢洶洶,感染的幾乎都被送入重監病房。因此,盡管這個崗位對文化對能力都沒要求,但病毒麵前人人自危,人不好找。

餘強正愁這事,聽說她想加入,非常高興,又讓她給支書打電話說了下。

一天,兩天......

防疫工作有條不紊地進展著,但也出現不少問題。有些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不能知曉每天的病例情況,盡管村的大喇叭每天都在提醒他們不要出門,出門戴口罩,可他們思想上還是很放鬆。

關卡設置在路口,路口的落地牌上還寫著抗疫標語。

這天木匠王八的父親沒戴口罩騎著電瓶車要進村,田愛如和另一個值班人員,按照規矩忙著給他測體溫,並提醒他沒事不要出門,戴上口罩亮出小綠馬才讓進村。老王非常生氣,一腳踢翻了落地的標語,這還不算,嘴裏罵罵咧咧,“我艸你M,我自個回自個家還受你個老鬼管......”

同值班的是本村一個六十多歲的退休村幹部,一見老王不講理,還罵人,訓起他來,“你TM老不死的,一把歲數還蠻不講理,今天你不戴口罩,就是犯規,我就不讓你進!”

老王哪裏聽得進去,一輩子進出村子慣了,哪裏受過這限製?加上年輕時就對這個幹部有意見,真是“新仇舊恨”一股腦湧出,隻見老王從電瓶車後座拿出一把鐮刀,朝那值班的退休幹部砍來.....

田愛如嚇壞了,下意識地一腳踢出。

田愛如是練過功夫的,那老王一沒練過功夫,二沒想到這小丫頭會來這麼一腳,隻見“當啷”一聲,老王的鐮刀脫手落地,在地上蹦了幾下,掉到溝渠裏去了。

老王被一腳踢翻在地。

做誌願本是件好事,田愛如沒曾想還會遇到這種人這種事,簡直顛覆她對美好人性的認知!

無獨有偶,誌願者群裏也有人分享了另一個類似事件。這讓田愛如想起李智上次的提議,李智說這文化中心不能單純地通過微信群等麵對一些有知識的年輕村民,更要通過一些實際活動,讓沒有手機,不看微信的中老年人也能參與進來才能通過文化助力窯子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