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消息(1 / 2)

書接上文,夏潯成功談成了趙氏鹽行,明天還要再去李氏鹽行談判。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夏潯便早早起了床來到李氏鹽行。

這次夏潯沒有浪費時間,直接找到李氏鹽行的掌櫃說明來意。

夏潯說道“在下有一處鹽礦,每月可以穩定產青鹽三千斤。價格低廉,不知道貴行有沒有興趣?”

李氏掌櫃問道“不知道客官打算售價幾何?品質怎麼樣?”

夏潯當下拿出自己帶來的樣品讓掌櫃檢查。

掌櫃檢查完後,說道“不錯確實是上等。”

夏潯這時說道“我打算十問一斤賣個貴行,每次交貨錢貨兩訖,概不賒欠。”

掌櫃沉思了一下,說道“也可以,不過我們的銷量不穩定,有時會少要或者不要。”

夏潯聞言心想“這到是個大問題,每個月如果出產的鹽不能全部賣掉必定會影響李二虎他們的生計和士氣,看來自己還得想個辦法幫他們提高銷量。”

夏潯問道“在下唐突了,我想冒昧的問一下貴行的鹽一般都銷往哪裏?”

李氏掌櫃答道“這倒也不是什麼秘密,本行的鹽主要是在府城以及各縣城銷售。還有少量發往省外。”

夏潯深思了一會,腦海中飛速思考著如何提高他們銷量的辦法。

李氏掌櫃這時說道“客官可是擔心我們要的量太小?”

問完不等夏潯回答又說道“不瞞客官,因為本行自經營以來一直銷量不振。因此東家已經有意將此處生意遷移了。”

夏潯問道“你們東家可在這裏?”

掌櫃答道“掌櫃最近去了泗洲盱台,並不在此地。”

夏潯一聽覺得有些失望,轉念一想又覺得“現在采鹽剛剛開始,產量一時也達不到每月六千斤。有了縣氏的三千斤打底,李氏就算要不了三千斤暫時也無事。

看來隻能等李氏鹽行東家從泗洲盱台回來,再來找他具體商議了。

等等!泗洲?盱台?李氏?”夏潯猛然一驚,馬上想到泗洲盱台不就是自己下一個要去尋找李貞的目的地嗎?

難道這家李氏鹽行和李貞有關係?

夏潯趕忙打聽道“不瞞掌櫃的,在下有一個朋友多年未見失了聯係。隻知道他就是泗洲盱台人。聽聞貴東家現在就在泗洲盱台,不知道貴行是在那有生意還是……”

掌櫃的忙說道“這可巧了,我們東家就是泗洲盱台人。李氏在泗洲乃是大姓,族人眾多。不知道客官的朋友姓甚名誰?沒準老朽便認識。”

夏潯忙問道“掌櫃的也是泗洲盱台人?”

掌櫃答道“不錯,老朽一家三代一直為李氏鹽行服務。因此對於泗洲的風土人情知之甚詳。”

夏潯一聽激動道“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在下要打聽的人名叫李貞,不知道掌櫃的可聽說過。”

掌櫃神色古怪的問道“客官說的李貞可是元亨利貞的貞?”

夏潯回答道“不錯,就是元亨利貞的貞。他的夫人姓朱,有個兒子叫李文忠。掌櫃的可聽說過嗎?”

掌櫃聽到夏潯這樣說,高興的說“看來客官真是我家大公子的朋友,否則不可能知道大夫人和大公子的名諱。”

夏潯疑惑道“大公子?”

掌櫃答道“沒錯,客官所找的李貞正是我們東家的兄長。他們兄妹四人,分別以易經中的元亨利貞取名。大公子李貞,我們東家行二名叫李利,三公子名叫李亨,還有一個小姐名叫李元。”

夏潯當下驚喜道“那可是太巧了,在下本來還打算過段時間去泗洲盱台拜訪,沒想到在這裏便先遇到了李貞大哥的家人。真是緣分啊!”

掌櫃也高興道“沒想到夏小哥還是我家大公子的故交,可惜東家不在。不然聽到這個消息肯定也很高興。”

當下二人重新客套了一番後,夏潯說道“老掌櫃剛才說及東家打算,將此處買賣遷往他處,不知是和緣故?”

老掌櫃見夏潯問,歎了口氣說道“唉,這也是無奈。我們來此開店後,一直受到另外三家的打壓,生意一直沒有什麼起色。

加上他們的貨都是毫州本地所產,我們卻需要從泗洲運來。成本上也有劣勢,因此東家思慮再三才決定放棄此處另選他處經營。”

夏潯一聽微微一笑說道“如此掌櫃可不必擔憂了,”當下把自己在本地擁有一處鹽礦以及自己已經成功拉攏了趙氏鹽行的事跟老掌櫃說了一遍。

掌櫃一聽高興道“如此卻是比之前的局麵好多了,等東家回來我一定稟明東家讓他去找夏小哥麵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