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風寒,可惜就是沒有趕上你們的大婚。”顧氏歉意地笑著,對著一旁剛進門就起身的三位姑娘說道,“你們,還不過見你們表嫂。”
“沈靜,沈宛,沈琴見過表嫂。”三位姑娘亭亭玉立,屈膝見禮。
明慧目光看去,沈靜身著湖藍色的褙子,沈宛是杏黃色的裙裾,沈琴則是紫色的襦裙,沈靜與沈宛兩人年紀相若十四五的樣子,沈琴年紀小些,約十三左右,三人均是容顏秀麗,十分出挑。
“三位妹妹,快起來。”明慧忙笑著說道。
“謝表嫂。”三位姑娘起身,讓身後跟著的丫頭舀出了自己做錦帕作為見麵禮送給了明慧。
明慧則是剛返回來冰片遞過來的香囊送給了三位姑娘。
交換了禮物,三位姑娘就很是端莊地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不再出聲。
“小六,你與你舅舅說話去,我們娘幾個說會話。”顧氏笑著對徐習遠與沈子華,說道。
“好。”徐習遠對沈子華說道,“舅舅,請。”
說罷起身。
明慧與顧氏還有三位表姑娘都跟著起了身,把徐習遠與沈子華送到了門口。
等兩人走了,明慧才招呼著顧氏與三位表姑娘說道,“我們去花廳說話。”
“好,就我們娘幾個,隨意些的好。”顧氏點頭。
明慧一邊領著她們娘四個往花廳走,一邊吩咐冰片,“冰片,你去吩咐廚房做幾個下酒的菜給殿下與舅老爺送過去,還有去舀幾壇子酒送過去,還有吩咐廚房準備好中午的席麵。”
“是。”冰片點頭。
到了花廳,豆蔻帶了幾個小丫頭上了茶與點心。
喝了口茶,明慧主動問著顧氏說道,“大舅母,你們住在哪?可是還是習慣?有什麼缺的沒?”
“沈家京城有幾處宅子,我們這次來就住在興化胡同那,這京城與東昌府倒也是沒有太多的不同,還算是習慣。”顧氏笑著說了,然後又歎了一口氣說道,“我們是算好時間上路的,算著日子是很是鬆的,可偏真真是那般不巧,千趕萬趕還是沒有趕上你們兩個大婚的日子。”
說罷,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舅舅與舅母千裏迢迢來趕過來,我與殿下就很高興了。”明慧笑道,“好在,舅舅與三位表妹都沒事,否則,我與殿下可怎麼過意得去。”
“貴妃娘娘她有福氣,可是命薄,早早就扔下了小六走了,如今小六成家立業了,我與你大舅舅也就放了心,若是娘娘還在,肯定會很高興的,小六身邊總算是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在身邊照顧著了。”顧氏說著就紅了眼圈。
明慧也跟著斂了笑,“舅母,我會好好照顧殿下的。”
“好,好。”顧氏眼眸水光閃爍。
“母親,您別提這傷心的事,連著表嫂也傷心。”沈琴說道。
“好,我不說了。”顧氏擦了擦眼角,笑著對明慧說道,“有你,我與你舅舅,外祖父外祖母就都放心了。”
“外祖父與外祖母身體好不好?”明慧笑著順著顧氏的話問道。
“嗯,好著呢,身體很硬朗。”顧氏點頭。
“等殿下有了空閑,稟了父皇,我與殿下回去拜見他們兩位老人家。”明慧淺笑,說道。
顧氏點頭。
“大舅舅與大舅母在京城會待多久?”明慧又問道。
“不會太長的時間,家裏可不能離太久。”顧氏說道,然後看了一眼三位姑娘,目光有些欲言又止。
明慧隨著她的目光看了眼三位俏生生的表姑娘,說道,“家裏好歹還有其餘幾位舅舅,舅母呢,大舅舅與大舅母就在京城多待些時間。”
“到時候再說,得與你舅舅商量。”顧氏微笑,喝了一口茶,又指著三位姑娘對明慧說道,“不過想回去也得過幾日的,她們姐妹三個這是頭次出這麼遠的門,路上又是病,又是水土不服,把她們三折騰得夠嗆,得好好養傷些日子才能再趕路了。”
“不知三位表妹身體可還有哪裏不適?我略懂些歧黃之術,不如我給三位妹妹探探脈?”聞言,明慧就挪到三位表姑娘的身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