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花嫁(已修)(2 / 3)

因此,徐習遠迎親隊伍還沒有出發,就有許多人站在路旁等著看看熱鬧,好在宣文帝有先見之明,特命令了九城兵馬司維護街道的秩序。

“來了,迎親隊伍到大門口了。”等著迎親隊伍快到了公主府的時候,早有人往裏稟告消息。

一個穿著喜慶紅色比甲的丫頭一臉喜氣地跑進了明慧的院子稟告消息,“來了,迎親隊伍快到了大門口了。”

蔣氏就忙走了進來,檢查明慧臉上的妝容與發髻。

徐習遠與抬新娘子的花轎一抵達公主府的大門外,就被夏祈毓兄弟幾人帶著人毫不客氣地攔了下來。

又是對詩,又是解難題,徐習遠有令人又塞了不少紅包給夏祈毓等人,有發了不少的喜糖給跟在一起熱鬧的小孩兒,折騰了一番後,夏祈毓兄弟方才勉強放了徐習遠進門。

到了垂花門處,一群女眷又攔住了徐習遠,好好折騰了徐習遠一番,女眷們才笑嘻嘻的讓路。

徐習遠被人簇擁著一路到了明慧住的院子,明慧的閨房緊閉著。

夏柔站在門後笑著大聲說道,“六殿下,我妹妹是才貌雙全的妙人,殿下可得拿出了誠心,否則這門,我可是不開。”

夏姝咯咯地笑著從門縫裏偷瞄。

徐習遠笑容滿麵,笑著問夏柔借玉笛。

夏柔笑著讓冰片送了出去。

徐習遠笑著接了,眼眸看向緊閉的房門,揚聲說道,“娘子,可否與為夫共奏一曲。”

說完把玉笛放到了唇邊。

清脆,悅耳的曲調悠揚而起。

雖沒有看到外麵的徐習遠,卻是從他的簫聲感受到了他的喜悅與情意,明慧莞爾起身,走到一旁的琴旁坐下,伸出手指。

簫聲悠揚,琴聲連綿,相得益彰,如飛雲追月。

一曲罷,餘音繞梁。

蔣氏笑吟吟地起身把寓意平安的蘋果與寓意喜慶的把寶瓶交到了明慧的手裏,又檢查了一遍,這才幫明慧帶上了鳳冠,然後把大紅繡金色龍鳳呈祥的紅蓋頭小心翼翼的替明慧蓋上。

等一些妥當了,夏柔這才笑嘻嘻地打開了閨房的門。

蓋住大紅蓋頭的明慧眼前一片紅彤彤的喜色,隻能由著蔣氏扶住往門邊走。

蔣氏小心翼翼的扶著明慧,一路引著她去給安陽公主,夏秩,夏瑞,李氏,姚氏幾位長輩磕頭拜別。

“明慧拜別外祖母,大舅舅,二舅舅,大舅母,二舅母。”明慧說完,由著蔣氏扶住磕頭,明慧眼裏眼淚打著轉。

“好,好孩子快起來。”安陽公主眼眸閃爍著水光,伸手擦了擦眼角,笑著虛扶了一把,說了到了夫家要孝敬長輩,夫妻恩愛吉利喜慶的話。

李氏與姚氏也含著淚,笑著囑咐了明慧幾句。

明慧磕了三個頭,這才讓蔣氏扶住起身。磕完頭後由夏祈毓背著明慧往外走,剛出了大門的門檻,喧鬧嬉笑聲便撲麵而來,有人興奮地高喊了聲“新娘子出來了”,然後一陣震耳,接連不斷的炮仗聲。

夏祈毓小心體貼地把明慧放到了地上,然後蔣氏扶著明慧上了花轎,等明慧上了花轎,蔣氏這才放下了轎簾,與喜娘一左一右站在花轎的兩旁,身後跟著的是豆蔻與冰片。

徐習遠等明慧上了花轎,這才動作利落地翻身上了馬。

“起轎了”,喜倌一聲大喊了一聲。

轎子卻是沒有動,先是身著緋色曲裾的宮女,梳著一樣的垂髻,左右兩排各十九人,一共是三十八,手裏執著玉如意,然後是身著玄色的內侍,同樣左右兩排十九人,一共三十八,手裏提著印著大紅喜字的花燈,緩緩朝六皇子府的方向走,然後是敲鑼打鼓的一隊人,然後是明慧一百二十抬嫁妝,零落籌資,珍奇古玩,地契鋪子,田莊等滿滿當當一百二十抬,再是騎著馬的徐習遠與花轎,最後麵陪嫁的人。

在喜慶的鞭炮聲中,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六皇子府而去。

街道兩旁是站滿了看熱鬧的人。

聽著外麵的喧嘩聲與讚歎之聲,明慧微微抬手把紅蓋頭掀了開來,從春風吹起的簾裏看著前麵前麵白馬上徐習遠的背影,緊張的心莫名地就安定了下來。

明慧看了兩眼,就收回了手,規規矩矩地坐在花轎裏,聽著外麵的熱鬧喧嘩聲。

走到了一會,花轎突然地停了下來。

“怎麼了?”明慧低聲問道。

“似前麵有人攔路。”豆蔻低聲說道,“郡主莫急,奴婢看看再說。”

過了一會,豆蔻又低聲在花轎旁說道,“是風公子帶著文人雅士在前麵攔著殿下,看樣子是想故意為難為殿下呢。”

大師兄?明慧笑了笑,放下了心來聽著外麵的動靜。

“風兄?”徐習遠坐在馬上看向風挽臨與他身後的眾人。

“殿下,有禮。”風挽臨抱拳行了一禮,“今日是殿下與我小師妹的大喜之日,然,我小師妹彌足珍貴,殿下若想抱得美人歸,還得通過我這個做師兄的這一關。”

兩人婚是宣文帝賜的,風挽臨也是一路見證著兩人的感情,如此,風挽臨的目的卻是很顯然的,不過隻是讓世人證明昭陽郡主在他這位師兄心裏很重要。

徐習遠是看著汪汪一群身著儒衫的學子,笑著對風挽臨抱拳說道,“師兄,請。”

“請。”風挽臨朝後揮了揮手,即刻就有人搬來了桌子,筆墨紙硯。

風挽臨才情卓絕,但是徐習遠也沒有落下下方,不管是風挽臨還是其餘學子出的詩與對子,徐習遠都輕而易舉地對上。

過了半盅茶,風挽臨才滿意地令人收了筆墨紙硯與桌子,與身後的文人雅士,一起拱手與街邊旁觀的老百姓一起齊呼,“祝殿下與郡主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聲音響徹雲霄。

隊伍繼續往前走,沒走幾步,突然紅色的花瓣從天空灑落下來,圍觀的百姓都驚愕於此,驚歎出聲。

“郡主,您看。”豆蔻伸手把花轎的簾子拉開了一點點,低聲與明慧說道。

明慧伸手微微掀了蓋頭,入目的是如雪花一般飛舞的花瓣。映紅了大半個天空。

明慧很是驚訝,隨即扭頭看向前麵的徐習遠。

似是感覺到明慧的目光,徐習遠往後看了一眼,與明慧相視而笑。

“好漂亮。”

“太美了。”

聽得外麵的驚歎聲,明慧放下了蓋頭,心裏滿滿都是感動。

不知道過了多久,明慧聽得蔣氏在花轎外小聲的在外頭提醒道:“郡主,就快到六皇子府了,您可要打起精神來,待會兒入門時一定要聽我的指示,萬萬不可出錯,否則可就不吉利了!”

明慧輕輕地“嗯”了一聲告訴自己明白。

隨後大約一刻鍾的功夫,花轎便停了下來重新落到了地上,花轎剛落地,明慧就聽到外麵有人興奮的高喊道,“新娘子到了”。

徐習遠站在大門口,接過了一旁的喜倌遞過來的弓箭,拉弓,連發三箭把綁著紅色錦緞的箭射朝花轎射了過去。

站在花轎旁的喜娘忙笑著高聲喊道:“一支箭來先向東,新人腳下踏金龍,二枝箭來後向西,配了一對好夫妻,三枝箭射向轎前、轎後、轎左、轎右,射進九霄雲外,百子千孫萬代富貴。”

“殿下,好箭法。”旁邊的人讚道。

徐習遠把弓遞給了一旁的喜倌,等著明慧下花轎。

蔣氏掀開了轎簾,與六皇子府裏這邊請的全福人,陳氏一起把明慧扶了下來。

明慧一出來,眾人見得新娘子身上的嫁衣,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灼灼生輝,火紅如天邊最為瑰麗的晚霞,又如花園裏盛開得最為雍容華貴的那一朵牡丹花,眾人一陣驚呼,“好漂亮。”

“郡主,小心點。”蔣氏一邊扶著明慧,一邊小心的明慧的耳邊叮囑道:“小心火盆。”!

明慧不敢有半絲毫分心,小心謹慎地在蔣氏與陳氏的幫助下,跨過火盆,馬鞍等物事,很順利地踩著紅色的地毯,進了六皇子府的大門。

進了大門,蔣氏就接了陳氏從六皇子手裏拿過來的紅綢步,明慧手裏緊緊地抓著紅綢,由陳氏與蔣氏扶著一步一步地跟著徐習遠往裏走去。

“一拜高堂。”

“二拜天地。”

“夫妻對拜。”

“送入洞房。”到了喜堂,在司儀官的高唱聲中完成拜堂儀式,最後在一片喧鬧嬉笑聲中明慧與徐習遠被送入新房。

一進入新房,熙熙攘攘的喧鬧嬉笑聲便被隔在了門外,陳氏與蔣氏扶住明慧坐到了新床上,然後兩人就站在一旁。

一旁的喜娘走上前,帶著笑意對徐習遠說道,“請新郎官挑蓋頭。”

一個宮女就端著稱走了上來。

徐習遠伸手拿了稱,穩穩當當地把明慧頭上的蓋頭挑了開來。

“挑了蓋頭,從此稱心如意。”

蔣氏笑著大聲說道。

明慧隻覺得眼前一亮,明慧下意識的眨了下眼睛,然後抬頭,一抬眼便對上徐習遠那雙燦若星辰溫柔似水的眸子,臉上也是溫柔如水。

明慧見著眼前的徐習遠,大紅的吉服將他襯得眉目如畫,璀璨如星,俊朗非凡,明慧嘴角的就緩緩地笑了開來。

徐習遠眸子認真地看著明慧,心裏眼裏滿滿的都是眼前的人。

大紅的嫁衣奪目,明慧沒有因為嫁衣而壓了下去,而是更加的璀璨動人,紅色的嫁衣襯得粉麵桃腮,膚若凝脂,杏目裏似有著一泓秋水,溫柔得似是能滴出水來,小巧如花瓣般誘人的櫻唇。

美得幾若讓徐習遠移不開目光。

“請新郎新娘喝合巹酒。”喜娘笑了一聲打斷兩人含情脈脈的對視。

明慧臉上飛起一團緋色,很快就正了正身子,接過了徐習遠遞過來纏著紅色絲帶的酒杯,交纏著雙臂一起喝了合巹酒。

“喝了合巹酒,舉案齊眉到白頭。”一旁的陳氏笑著說道。

然後蔣氏與陳氏引著明慧,兩人如舌綻蓮花,一人一句吉利的話,把“牽巾”、“撒帳”、“合髻”等儀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