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家。
靳老夫人阮雲嫻正在房內坐立難安,時不時側耳傾聽門外動靜,稍有點風吹草動便要起身去看一眼,發現並不是自己期盼的來人又有些失落地坐回去。
他的丈夫靳學仁正黑著臉看著自己的老妻,每當她一驚一乍之後,便氣哼哼地重重翻一頁手中的書籍,以示不滿。
終於來回幾趟之後,阮氏發現了丈夫的小脾氣,今日她並沒有如往常一般去溫言哄他,而是怒瞪回去:“你再不許擺個臭臉。”
靳學仁立刻不服:“為何?”
“這孩子這麼多年來第一次上門,咱們女兒去得早,她跟著爺爺能長這麼大,本就夠可憐了,你還這樣…”她說著眼眶泛紅。
靳學仁立馬放下手中的書,走到阮氏身旁,有些笨拙地替她擦去眼淚:“哎,不擺不擺,那也是我外孫女,我能不心疼嘛?你看看你,說就說,哭什麼?”
阮氏這才放下心來,又抬頭關注著院內的聲響。
汽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終於來到寧江最西麵一個城郊結合部。視野內的小樓與人群逐漸減少,路麵雖變成了泥土地,但卻更加寬敞,放眼望去大片綠油油的稻田,隨著風兒起伏,似是一汪溫柔的海洋。
田裏還有人在彎腰勞作,見到一輛黑色轎車駛入了村子口,有些停下手中活計,開始好奇的張望。
路上從珺已經打聽清楚靳家的住址,眼看再穿過一條田間小路就要正式進村了,她忙對著唐誌忠道:“唐叔,就到這吧,我自己走進去。”
唐誌忠知道靳家老爺子對穿軍裝的可能會有些反感,也沒有多勸,讓司機靠邊停車。
“小菌子,我在村外等一會,你進去之後沒問題我再走。”唐誌忠抬手阻止了從珺想要讓他先行離去的話。
從珺其實並不擔心靳家對她的態度,她真正的目的是太古城,如果能續上這段親情那麼皆大歡喜,如若不能,她也並不在乎。
但她想了想,無論如何,她都需要知會唐誌忠一聲,這樣爺爺那邊也能更加放心,便沒有再說什麼,順從地下了車。
唐誌忠下車幫忙提出行李,從珺在裏麵取出兩罐茶葉並一包鴻吉當地的風幹牛肉交給他:“唐叔,沒有什麼稀罕物件,您一直沒有回鴻吉,爺爺說給您帶點嚐嚐還是不是那個味。”
“哈哈,還是老首長了解我,知道我一直念著這一口兒啊!”唐誌忠並沒有推辭,樂嗬嗬地收下了。
“那您稍等我一會。”從珺笑著擺擺手,提好東西邁上了進村的小路。
正值午飯時間,村裏好幾戶煙囪裏正往外冒著炊煙,飯菜的香味不時飄來。來的路上唐誌忠告訴從珺,他早幾日已經放出風去,靳家應該知道她今日會登門。
一些村裏頑皮的孩子正在路邊玩耍,見到從珺大包小包的拎著東西,不由豔羨地盯著她,有些甚至向包內偷瞄幾眼,試圖發現是什麼好東西。
當從珺停下腳步,看向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一哄而散,同時也帶走了一位漂亮的城裏姐姐進村的消息。
於是從珺還沒進靳家的大門,靳家人已經知道從珺快到了。阮雲嫻立刻坐不住,從屋內一路小跑奔到小院中,踮著小腳往外看。
靳學仁又黑了臉,嘟囔道:“這阮氏,太不莊重!”
他雖是這麼說著,起身的動作卻是一點也不慢,隻是跨到門邊的時候堪堪收住腳,往回走到自己的書桌前複又坐下,手中拿起的書卻是倒了過來。
院內阮氏不見有人進門,忙又問兩個兒媳:“飯菜可都有備好?”
倒不是她不想自己動手,阮氏大家閨秀出身,從小嬌生慣養,嫁給靳學仁之後也一直被細心嗬護,加之她實在沒有做飯的天賦,難得心血來潮做點什麼出來,總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因此這些年來進廚房的次數屈指可數。
大兒媳崔蘭忙道:“媽,放心吧,您幾天前就交代了,我跟春芳一早起來開始忙活,都準備妥當了。”
二兒媳趙春芳也附和道:“是啊媽,大哥出門買的菜,他辦事您還不放心?”
阮氏點點頭,看一眼穩重的大兒子靳陽,又看看他身旁立著的二兒子靳雷。自己的三個孩子,前兩個因都是兒子,想著將來要繼承家業,從小一直管教嚴格,雖恰逢亂世,他們也都算是有驚無險、平安順遂,如今家庭稱得上和睦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