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尋景入傳說,無心插柳自成蔭(1 / 2)

“各位遊客大家跟緊了哦,前麵這段可以說地勢險峻,又伴有無數鬼怪傳說,加之今天這天氣不好,可真要小心了!別看各位都是年輕力壯,可這吃人的妖怪,偏偏就喜歡新鮮血液呢?”我舉著導遊旗,站在山間小路上,左側是萬丈深淵,右側則是近乎垂直的石壁。在粗糙的石壁上,常有深深的凹陷,將光線吞噬的同時,產出陣陣冷風。傳說,那是妖精的洞穴。但那是當地人用來騙小孩的,現代科學表明,那完全是因為流水侵蝕而生:流水從內向外流,便造成了這樣的空穴,再由於內外冷熱氣壓,便產生“陰風”。

在科學眼裏,哪有什麼妖魔鬼怪?怕不是自己在嚇自己。

“誒,小何,你倒給咱講講,這裏有啥傳說?”一名旅客湊到我身邊,嘿嘿一笑,“來活躍一下氣氛,咋樣?”

“哎呀,這傳說可多著呢,不知道那位同行的文學家,會不會介意啊?”我停了下來,正了正遮陽帽,“會不會介意有人違背科學原理在這裏胡說啊?”轉而抬起手,晃了晃,示意那位“文學家”聽一下我的發言。

“不會的。文學,也可以聊齋誌異啊。”溫潤如玉的話語從隊伍中間傳出,說話的人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士,幹淨利落的剪發頭,無框眼鏡,一絲不苟的襯衣,與團裏其他人不太一樣。在機場候機是,我就問他是不是語文老師,他笑了,說我看人真準。我隻是笑笑,當導遊多少年了,還能不認識人?從那以後,我就喊他“文學家”,他看起來沒什麼意見。總之開心就行。

“那我可開始了啊,各位,邊向前邊聽何平細細道來哈!”我舉起旗子,晃了晃,緩緩向前邁步,“相傳,遠古時代,有一個種族,叫‘龍族’,他們並非如《山海經》中記載的那般,而是以人的形態生活,可以化龍。

“他們擁有十分強大的力量與十分先進的科技,卻不喜侵略他人。他們經常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弱小。而就在這裏,有一天,發生了一件怪事:龍族的一個平民突然失蹤,再無蹤跡。當地百姓因他們幫助之恩,搜便了這座山的每一個角落,卻一無所獲。龍皇知道後,隻是無奈的搖搖頭,表示不必繼續調查,所有人繼續原來的生活便好。

“隻是突然有一天,那個失蹤的平民出現了。可緊隨其後的,是不知從何而來的軍隊。不知為何而來,不知何以退敵,隻知道短短幾年,曾經強盛的國度就化為灰燼。”

“這個傳說,其實還有下文。”“文學家”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我身後,突然開口,著實把我嚇了一跳。

“誒大哥,你嚇死我了……”我撫著自己的胸口,長出一口氣。

“不好意思。隻是我也聽說過,有點激動。這個傳說的後續,是這樣的:當時龍族感覺敗局已定,隻能退而求其次,不求國土完整,隻求火種不熄。龍皇用自己的力量,將王子送入另一個空間,自己帶著其他族人,想建立一個新的空間供自己生活。但結局到底如何,終究無人知曉。”說罷,他推推眼鏡。我看到,有一層細細的汗珠排布在他臉上。

“大家多喝水啊,這天可是悶熱悶熱的!小心中暑!”我揚起聲音,喊出了幾次回音,“前麵就到景點了,現在可以自由活動了!兩小時後此處見,朋友們!”

說罷,我降下小旗,準備找個地方休息會兒。“小何。”“文學家”走到我身邊,“我……”“啊呀真的沒事,您別介意。”我笑著拍拍他的肩膀。“我不是這個意思。”他歎口氣,問道,“關於那個傳說,你還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