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南洋(四)(3 / 3)

“大哥,這裏的樹木與曾母群島附近卻又不同。均是長身無葉,頂端才有一些。不知道叫做什麼。”

李岩回身一看,見是李侔與一眾漢軍將軍全數站在身後,各人都是戎裝整齊,佩劍在身,準備下船上岸。他向李侔笑道:“那是椰子樹,結出來的果實能砸死人,劍都劈不開來。上回陛下賞賜,你用小刀的刀尖剔了半夜,才破出一個小洞來,忘了?”

李侔這才想起,因失笑道:“那還是幾年前的事,費了那麼大的功夫,喝了幾碗甜水,到也有趣。”

他兄弟二人說笑,黃龍等人並沒有喝過,不由得砸嘴道:“一會子命人摘幾顆下來,咱們也嚐嚐鮮。”

正說笑間,陳貞慧已穿著四品文官的冠帶袍服出來。身後有十餘名執傘執棍,以及刀叉殳棒的儀仗,見各人說的熱鬧,正欲上前問話,卻見早前派上岸與渤泥國知會的理藩院官員上前來道:“諸位大人雅靜,渤泥國的國主前來迎接,請諸位大人將軍下船。”

各人這才斂了笑容,陳貞慧又將身上袍服略一整理,這才隨之下來。待到了岸上,漢朝官員與將軍一字排開,由正使陳貞慧先行上前,與那遠迎而來的蘇丹說話。

其後不過是官樣文章,那國主對漢朝使團竭誠歡迎,又唯恐招待不周,對漢朝的儀衛真心傾慕,若有機會,一定要效法從新的國王,親身到漢朝京師朝覲大皇帝陛下。

陳貞慧知道這些一半是敷衍客氣,一半亦是為這龐大的使團隊伍,漢軍將士的威武軍姿所震懾所致。他此時眼見當場的土著百姓太多,自已原本的“摔杯為號,當場擒拿土王”的想法原來當真是書生見識,不值一曬。慚愧之下,一麵與那國王虛與委蛇,一邊與他攜手同行,往不遠處的王官而去。

待到了這渤泥國的街市之上,隨行而往的使團官員與漢軍諸將左右張望,賞鑒著這所到的第一個異國的風光景致。

看了片刻,各人俱是撇嘴灑笑。那李侔等人更是想:“這麼一塊土地,陛下居然也要下嘴,這真是從何說起。”

這渤泥國地小民貧,除了衣著怪異,街道兩邊的房屋亦是破敗不堪。道路泥濘失修,或者隻是人踩出來的小道。人民衣著怪異,除了漢人之外,那些教徒都以破布裹身,頭部亦是纏布,見慣了女人小腳的漢人,看起來隻覺得滑稽之極。那馬來人種亦是深膚人種,麵色黝黑,身形矮小,再用那麼長的長袍著身,走起路來隻令人覺得狼狽非常。漢軍諸將都是粗魯漢子,各人都是咧嘴微笑,心道:“這樣一個窮的鳥不生蛋的地方,怪道那些色目國家沒有強占。”

當時還沒有把石油做為能源,是以除了張偉無人知道這現下的渤泥,後世的文萊國的重要。以一個小小國家,蘊藏著十幾億桶的石油和豐富的天然氣,其儲量在亞洲僅在中國及印尼之後,而且是陸上油田,油質上佳,開采方便。第五十世蘇丹以賣石油坐擁幾百億美遠的家財,富甲天下。如此的一塊上好肥肉,且又吞食方便,張偉又怎肯放過。

那蘇丹不明就裏,還在滿心歡喜。一邊與陳貞慧同行回到王宮,一麵在心裏盤算,要找上國使臣多要些好處,最好將本國土產弄上一些,讓上國以十倍的價格買將回去。反正舊例如此,天朝一向不計較白銀黃金什麼的,就賞賜了自已也好。

他正眉花眼笑,想的開心,卻不防那使者與隨行的各位將軍甫一入宮,立時調動衛隊隔開王宮與民眾,召集當地漢人問話。國王當時覺得不對,卻也並不疑心。待幾天過後,使者不但不談貿易賞賜,反而獨斷專行,將國內的大臣或貶或黜,將漢人全數任用上來。等他覺得不對之時,卻已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左右不到十天時間,這個彈丸小國已落入漢人手中。

飛盧小說中文網歡迎您來,歡迎您再來,記住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