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大文豪雨果(1 / 2)

如果真的要是說起得來的話封神榜的類別應該會歸類為修真科技了吧,傳說中神仙們的能力再加上科技的結合,才會出現封神榜的著一些功能。不然的話封神功能哪裏來的?就算是未來的科技都無法做到更別說幾千年前的人們了。訓練空間?修真的話也許能夠將人們的靈魂抽離出來為其教導,但是無法做到未來的人的靈魂也能夠被抽離出來,這就是修真還有科技的結合生出來的東西了。

張雲宇現在就進入到了另外一個被開辟出來的空間裏麵,整個空間都是白色的,當中還坐著一個人,正在那裏打量著剛剛進來的張雲宇。而張雲宇也在看著他,猛然間他想到了貌似自己在以前的語文課本上麵看過這個人的畫像。使勁的往以前看過的作者上麵去想,最後鎖定在了一個人的身上——維克多.雨果。當時張雲宇就有一種想要罵人的衝動剛才不是還說這是學語文的嗎?怎麼找了一個法國的文豪來了,該死的。

靈兒站在張雲宇的身後說道:“維克多·雨果(19世紀浪漫主義文**動領袖,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鬆,他的父親是拿破侖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他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時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時出版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複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之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之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雨果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侖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侖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侖一世的功績和拿破侖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侖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墜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貫穿雨果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製“惡”。

雨果幾乎經曆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