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信解釋道:“佛曰凡事皆有因果,不可強求!”他嘴上雖然這樣說,心中卻若有所思。
第二天清晨,楊依象以往一樣早來,為他帶來早餐。靈信則交給她一個沉甸甸的包袱,“今天你將這些分給那些窮人!”
楊依打開一看,裏麵全是細細的金沙,光芒閃爍。
“這是從哪裏得來的?”楊依驚訝問道,而靈信笑而不答。
那一日,法師派發金沙,盛況空前,場麵簡直燃爆。眾信徒匍匐於地,感謝我佛慈悲,讚譽之聲響徹雲霄。方城之內,萬人空巷,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二個月,天已入秋,外麵蕭瑟的風陰冷異常,但卻絲毫不影響信徒們的熱情,半山腰草廬前,已經踩踏出一片巨大的場地。
楊依起初很好奇,靈信哪裏來的金沙?每天清晨包袱裏或多或少都有幾包金沙,是神奇的包袱長出來的?還是他用法術變出來的?可是每日見他無精打采、疲備之極,心中憐惜,也無暇去尋問。
這日,楊依又去送宵夜,隻是晚間爹爹身體不適,去的比以往晚了些。月光透過樹林,分外寂靜,靈信平常打坐的巨石上,卻沒有他的身影。楊依好奇,四處搜尋,發現在草廬後麵,有一條小路直通山裏。印跡很新,明顯是剛踩出來的小路。
楊依預感到背後的隱情,她順著小路前行,翻過山梁,前麵有一處陡立的絕壁。在絕壁上攀附著一個白色巨大犀角,角尖插入其中,號角向下,有金色的顆粒從其中落下。
楊依一聲歎息,靈信應聲恢複了真身。等他吃完宵夜,楊依依然嘟著嘴一言不發。靈信笑道:“我雖然明了你的心情,但還是希望你說出來,別生悶氣傷了身子。”
“你這又是什麼自殘的法術?為了這些人難道命都不要了嗎?”楊依氣鼓鼓問道。
“這並非是什麼法術。此絕壁後麵的山中,蘊藏著豐富的金礦,我隻是花些力氣將其采掘出來。”
楊依的臉色忽然溫柔似水,她上前握住靈信的手,“你收手吧!樂善好施是大善行,可是你忽略了人性好逸惡勞和自私貪婪的本性。全城人雲集道場,土地無人耕種早已荒蕪,漁夫不再打魚,船也當成劈柴。人人有金又有何用?城中柴米油鹽價格攀升數十倍,奸商乘機囤貨高價出售斂財,受苦的還是這些窮苦百姓。”
楊依的一席話使靈信沉默了,他心中波瀾洶湧,五味雜陣。他忽然希望師父能在身邊,指引他教導他,讓他走出艱難。當目光與楊依相觸時,他感受到異樣的情感,瞬時湧入心房。
他默念佛經,心情才慢慢平複。楊依還在勸導:“以往平和富庶的方城,已經被貪念所充斥。你趕緊收手吧!或許還來得及。”
靈信回避她溫柔的目光,伸手從懷中掏出一副白玉鐲,兩人各戴上一支。“這是師父當年管束我的‘同心鐲’,戴上它,你的意念就可以約束我的行為,或許可以矯正我所犯的錯!”
楊依手撫過圓潤的玉鐲,“那就如我所願,你在此地打坐靜思,日落前不得離開。剩下的事情就留給我處理吧!”
這日清晨,道場依舊人山人海,太陽已上枝頭,卻不見法師的影子。有人急了,領頭高頌佛號,以示催促,眾人紛紛響應,一時間聲音震耳欲聾。
草廬門簾一挑,楊依走出來,她輕擺羅裳,來到眾人麵前,“各位鄉親,靈信法師已經離開,從此不再有道場,也不會再派金。大家回去耕種漁樵,自食其力,回複以前的生活。”
人群沉寂了幾秒種,一片嘩然,有人失望搖頭,有人哭天喊地,更有甚者,衝上前大聲呼喊:“大家不要相信她,法師慈悲,不會拋棄我們的!”眾人經他提醒,瘋一樣湧向草廬,瞬間將其蕩為平地。
“法師真的不在?一定是這小丫頭從中作祟,壞我們的好事。”有人把矛頭指向楊依,立刻有十多人衝上前,一頓拳腳,楊依倒在地上,滿身是傷。
有人站在高處,振臂一揮,群情激憤,“法師走了,我們無依無靠。什麼我佛慈悲,眾生平等都是騙人的。如今地也荒了,船也劈柴燒了,我們一無所有,不能等著餓死。有膽量的跟我一起,搶了那些糧店,分了那些地主富商的家財,好好享樂!”
眾人高聲響應,彙聚成一道洪流,湧向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