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夢 第一節(1 / 1)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這段話出自宋代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這篇遊記,是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的第二年裏寫的。時年歐陽修不過四十歲,卻自號醉翁。所謂醉翁之樂,實是他因仕途失意,故忘情山水,借酒澆愁,排遣內心的苦悶罷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在滁州城外,通向琅琊山的一片桃林中,一個年輕人正一邊走一邊吟哦此句。

這人一身文士打扮,背後負一張古琴,用一個繡花布囊套著,腰間還懸著個酒葫蘆。

他的雙目明若朗星,遠遠看去好象是一臉的悠然神色,但隻要凝神細瞧,就會從他的眼眸深處感受到無限的滄桑。

此人姓吳,名價,字之寶。他不遠千裏來到滁州,就是為了看一看那聞名天下的醉翁亭,並要在亭中撫琴一曲。

“‘醉翁之意不在酒’!好個‘醉翁之意不在酒’!”吳價邊自言自語地感歎,邊從腰間取下酒葫蘆,拽出塞子,仰頭而飲。

此刻已是破曉時分,天色卻甚是暗淡,天空中烏雲與白雲相互交織,若斷若續。

在吳價眼中,交織的雲團正向遙遠的天邊迅速湧去,在暗淡的天邊仿佛有古琴的樂聲飄將過來,那琴聲如醉如夢,綿綿不絕地飄入他的耳中。

吳價正欲到醉翁亭中彈奏此曲。此曲乃他自己所創。在吳價心中,這首琴曲將融入他一生的感慨,他要把這首琴曲譜成千古絕調,他要把自己全部的情愫和琴技都融入到這首琴曲中,引起千千萬萬人的共鳴,讓千千萬萬人跟著他哭,跟著他笑。針對琴曲中的每一小段,他都千百遍地推敲過,可仍有很多細微處,不論怎樣苦思冥想,都不能達到他想象中的完美境界。

因欽仰“李白鬥酒詩百篇”之豪邁,他常常在醉後操琴譜曲,某一日突發奇想,醉翁亭因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遐邇聞名,《醉翁亭記》則以“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句而備加令人傾倒,如若親臨醉翁亭,感受一下醉翁之意,或許能生出些許靈感,完成他夢寐以求的琴曲。

烏雲終於遮住了白雲,須臾之間,淅淅瀝瀝下起雨來。雨點不斷落下,打在吳價頭上、身上,淋得他很快就濕透了。吳價渾若不覺,仍不疾不徐地走著,其實在他的心中,這場雨早就下了。

雨點敲打地麵的聲音,仿佛音樂的節拍,與在他耳邊不斷飄蕩的琴聲,倒也頗為相和。吳價飲一口酒,仰望蒼天,忍不住狂聲叫道:“我譜曲,老天也來相和,好得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