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憶還是夢幻?(1 / 1)

總算是在中國最大的城市---濱海市有了自己將近300平方的豪宅,還有市中心幾套價值千萬的商鋪。

作為一個窮山溝的農民子弟,劉奈何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這麼一天。

回想一路走來的坎坎坷坷,他努力在腦海裏尋找線索,憑什麼自己能略有小成?凝視著手中雪茄縈繞的煙霧,他陷入沉思。。。

劉奈何出生在浙江中部一個貧瘠的小山村,作為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印象中,從來沒有吃過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一日三餐,吃的最多的就是沒有任何油花的玉米糊以及不成形的菜葉子。

家裏也沒有任何玩具,所有的“玩具”都是媽媽手工製作的。

比如,兩根短短的棍子,把一根放在地上,下麵放置一塊石頭,形成一個杠杆。

然後手持另外一根短棍,極速敲擊地上短棍被抬升的一端,在另一端彈起來的一瞬間,手上發力,把地上的短棍快速擊發出去。

幾個小朋友比賽,看誰擊發得最遠。

就是這種簡單的遊戲,劉奈何玩了整個童年。

從小貧困的環境使得他對任何新奇的東西都有拆解的欲望。

比如家裏唯一值錢的物件---鬧鍾,就被劉奈何拆解以後停止了工作。他非常好奇為什麼三根針會自行走動,而且會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

這個拆解和探究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成就了他的小事業。。。

甚至於他從小到大對女人狂熱的愛好也是來之於這個拆解的習慣。

每次看到衣著得體,楚楚動人的女子,他都會有一種“拆解”的欲望,想知道在女人精致的連衣裙下麵都有些什麼,他總是習慣於在一種半推半就的曖昧中,剝開女人層層包裹的矜持。。。

從小,劉奈何都是個靦腆的孩子,這一切來源於他的爸爸。

爸爸劉大是一個落魄的文人,由於家庭成分的緣故,升學無望,隻好迎娶了一位粗壯的農村女子,一輩子憤世嫉俗,碌碌無為。

作為一個文人,劉大手無縛雞之力,所以導致家庭極端貧困。

但這個家庭也有一般農村人家所不具備的財富,就是大量的藏書,從小,劉大就不允許子女們和其他農村孩子一起出去野,而是要窩在家裏讀書或者幹農活。

這是一戶獨立特行的孤僻家庭,所以造就了劉奈何極度內向和靦腆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