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組的沿革,初代山口組組長、山口春吉於大正4年(1915年)在神戶市內,與另外約50名的碼頭裝卸工創立山口組,當時為“大島組”的一支。數年後,大正14年(1925年),山口春吉隱退,由他的長子山口登繼承,成為第二代山口組組長;山口登被“大島組”逐出後,便涉足獨占神戶中央運輸市場的搬運權,使勢力範圍擴大。昭和15年(1940年),山口登在一次為了爭奪營業權,在東京淺草被“篭寅組”(現合田一家)的人斬成重傷、在昭和17年(1942年)逝世。二次大戰後,昭和21年(1946年),田岡一雄被選為山口組的第三代組長。
田岡一雄在位期間的昭和30~40年代(50~60年代),與許多地緣黑幫之間發生數起對立火拚事件,而使山口組擴大全國各地地盤,成為全國性的廣域黑社會組織。田岡一雄擁有超群的統禦力及組織力,以雄厚的資金涉足演藝娛樂、營造、航空及各行業公司的經營權,加上文、武分明的強力戰鬥部隊,成為稱霸全國的原動力。
田岡一雄死後,第四代組長的遴選使山口組內部分裂;在昭和59年6月(1984年)選出第四代組長,繼承者為竹中正久。造成內部反對勢力“山廣派”不服,集體退出山口組,另組“一和會”與山口組長期對抗達8年之久的“山一戰爭”;抗爭期間,昭和60年1月(1985年)第四代組長“竹中正久”及若頭“中山勝正”遭到暗殺;最後,“一和會”也被山口組徹底瓦解。
到了平成元年(1989年)由原第四代山口組若頭渡邊芳則繼承組長一職,成為山口組第五代組長。第五代組長渡邊芳則就任後,因積極擴張勢力範圍,尤其他本人相信武力可以解決一切,造成與多個組織發生對抗事件,像“東日本二十日會”、“五者會”組成的對抗事件即是。平成8年(1996年)7月發生若頭補佐“中野太郎”遭“會津小鐵會係”的襲擊,而當時的宅見勝卻介入並引敵為友,造成“中野太郎”的不滿與憤慨。平成9年(1997年8月),第五代山口組若頭宅見勝即被“中野會”(2005年8月7日提出解散)派人暗殺身亡,是山口組內部派係糾紛造成。
(2005年)5月弘田組組長司忍(本名“筱田建市”)繼任第五代山口組若頭;同年7月29日山口組舉行“直係組長例行會議”(簡名“定例會”),會後正午宣布領幫16年的第五代山口組組長渡邊芳澤退休,並內定司忍繼任第六代組長;同年8月27日山口組在神戶總本部舉行第六代組長的跡目相続繼承儀式。此次山口組除改朝換代之外,在吸收東京活動的國粹會入其傘下,被視為山口組將勢力逐步深入關東的核心地
目前山口組成員有3萬9200名成員,占日本所有幫派份子的45%,另外在亞洲數國與美國也都有分支。
日本黑社會由來已久,日本著名政治學家丸山真男撰寫的《超國家主義的理論和心理》指出,暴力團出現的原因是:二戰結束後,右翼和民族主義被迫采取“曲線救國”的*和親美路線,成為“體製右翼”。他們充當追隨美國的日本政府的爪牙和打手,並與政界和財界相勾結以獲得大筆資金。
文章還指出,近年來,隨著經濟衰退後民族自尊心受挫和美國的利用,以“國家自立”為目的的民族主義再度興起。在當今日本政治、軍事和外交活動中,這些人充當激進思想運動的成員,其中不乏打著“忠君愛國”招牌、經常自稱為“皇民”的暴力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