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盧植的選擇(1 / 2)

雖然一直身處輜車中,可不代表盧植聽不清、看不外麵所發生的事情,考慮到公孫瓚終究也是他的學生,徐朗又是他曾經的愛將,這種時候為了避免更大衝突,他是注定要出來當和事佬的,所以從輜車內走出的盧植,輕輕地朝兩方擺了下手。

“行了,同為幽州官吏,何必一見麵就如此,你們有何事不能商量?”

見盧植出來了,徐朗急忙翻身下馬,將金錘扔在地上,而後向已是白身的盧植行了一禮,整個過程就跟他從前還隻是一介都尉時一樣的恭敬,一樣的敬重。

遠處的公孫瓚也是一樣,對自己的恩師盧植尊敬無比,也是下馬行禮道:“老師,學生聽聞老師被朝著那些閹人迫害,不得已離開洛陽,所以特來相迎,送老師回涿郡,後續由我和外舅大人一起,定保老師無憂。”

外舅即嶽父,公孫瓚的嶽父是涿郡郡守,盧植的家鄉也剛剛好是涿郡涿縣,就公孫瓚所提的這些條件而言,盧植跟公孫瓚回涿郡確實更為合情合理。

但公孫瓚想要接盧植回去的心思卻並不這麼簡單。

此番盧植雖是以一介白身告老還鄉,而且還是因為得罪了閹黨,可以說除非閹黨在朝中失勢,盧植幾乎沒有可能再有複起的可能。

可公孫瓚卻深知盧植所擁有人脈的價值,在知識分子之間的名聲也極為響亮,就這兩點,公孫瓚自然想要將盧植接到自己那裏,準確的說,是控製在手上。

徐朗聞言沒有插話,但不代表他沒有想法,反正他今日決計是不可能讓公孫瓚在他眼前帶走盧植的。

相對於公孫瓚,他認為自己與盧植的關係更近一些,而且盧植是他派人營救回來的。

更重要的是,他在來的路上聽周倉說,他們把那件事告訴給了盧植,若是盧植真知曉了那件事,以他耿直的性子,也是不可能跟公孫瓚走的。

果然,就在公孫瓚說完等候盧植回話時,盧植那不再矍鑠的麵龐撇向了徐朗,看了徐朗幾眼,渾濁的目光中流露著慈愛之意。

隨後他轉首朝遠處的公孫瓚招了招手,捋著白花花的胡須,朗聲笑道:“伯圭,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我聽聞你還在與叛軍作戰,我這老頭子隨你回去,既耽擱你平叛,也幫不了你什麼,所以我還是先隨天通回沮陽吧!”

公孫瓚眼角不禁抽搐了幾下,麵色變得極為難看。

如果方才是徐朗出聲與他爭搶,他心裏還好受一些,結果徐朗一句話沒有說,自己的恩師還當眾拒絕了他的邀請,選擇了徐朗,這令他臉麵全無。

但是他很清楚徐朗的實力,對方可是帶了數倍於自己的人馬,這個時候和徐朗起衝突,不但無法取勝,反而被盧植看扁了。

他一咬牙,長吐了幾口惡氣,努力將心態調整過來後,這才回道:“那既然老師有了決斷,瓚就先行返回軍中了,日後老師若是有事,隨時遣人到我軍中告知,瓚必傾力相助!”

說到這,公孫瓚就準備轉身離去,臨行前他再次遠眺望了趙雲一眼。

他發現趙雲隻是在原地向他拱手以示敬重,並沒有任何要跟他走的意思,旋即死心,翻身上馬,再次與盧植行禮告別之後,就帶著手下疾馳而去。

這時,沮授緩緩策馬而來,下馬來到徐朗身側,輕聲勸道:“府君,這公孫瓚此番率兵馬來我上穀郡滋事,難道府君就這樣任由其離開?”

徐朗看了沮授幾眼,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事情,這是在告訴他應該派人攔截公孫瓚將其滅殺,還是在試探他?

在徐朗思索之際,盧植來到了他們的身旁,適才沮授的話似乎也被他聽到了,隨即對沮授的身份好奇了起來。

“這位是?”

沒等徐朗開口介紹自己,沮授就先一步朝盧植拱手道:“下吏沮授,見過盧公,下吏承蒙府君抬愛,現就任上穀郡郡丞一職。”

順著沮授的話,徐朗繼續補充道:“盧公,這是我上穀郡新任的郡丞,字公與,曾在冀州做過縣令,此次前往洛陽迎接老師便是公與的計策,若不然,我還不知朝中那些閹黨竟然要對著老師出手。”

聽完這一番介紹,盧植的臉色這才轉好了許些,捋了捋自己白花花的稀疏胡須,恍然道:“噢,原來如此!”

一番簡單的介紹寒暄之後,隨後盧植再次對著徐朗笑嗬嗬說道:“天通,你前邊引路吧,我想早些進城,順便看看,當初我舉薦你為此地郡守是否看走了眼。”

很明顯,盧植這是在借此阻止徐朗去追擊公孫瓚。

徐朗自然能夠看出盧植的用意,而他也沒有打算在這裏出手,所以他朝沮授笑了一聲,回道:“公與,你與雲長先行一步吧,我與盧公在後頭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