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在極為專業凝練的論述中闡釋了他獨到的認知。
雖然才疏學淺,理解的也未必通透,但依然想借其中最令我流連的兩點作為終章。
其一是這本書最著名之處。前言中對書的概括:“凡是可以說的東西都可以說得清楚;對於不能談論的東西必須保持沉默。”在全書第7個也是最後一個命題中,僅有一句話:“對於不可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前後映照。當然後來他也在給友人的信中辟謠了誤解:並不是“不可說”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它們反而更重要。
轉載其意:至此我用文字記錄下的所有,都是可以說得清楚的東西,而真正重要的,我卻必須保持沉默。
其二是共鳴最為深刻之處。6.5.2中:“我們覺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學問題都已得到解答,也還完全沒有觸及到人生問題。當然那時不再有問題留下來,而這也就正是解答。人生問題的解答在於這個問題的消除。”
會有許多時刻,心中不斷湧現出自己對人生意義的解答,可又無法說出自己答案,這就對了。問題的解答,在於在過程之中,自我對自我的反扣。
看似人生是由事件和情感組成的集合體,理性和感性交織,但仔細去思考所經曆的許多事,也許它們的終極歸宿都在心中的某一點,重要的就在於你在那一點存放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