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翩翩:一、睿親王(1 / 2)

天下風流,莫比李修。

一句話,八個字,卻是大寧王朝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李修,乃是先皇宣榮帝在世時最疼愛的九皇子,當今聖上明德帝一母所出的嫡親胞弟,太後心頭一塊肉的寶貝幺兒。三年前明德帝即位,封李修為睿親王,主管吏部、戶部、兵部,可自由出入皇宮與都城,不必通稟。這般殊榮,自是旁人望塵莫及,李修在朝中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惜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於朝政之事過問卻是不多,三部事務平日都交由各部尚書打理,他隻不過偶爾問一問。而實際上,李修一年裏倒有大半年不在都城中都;回來一次,在酒樓裏把酒論詩的時間倒是比在朝堂上議論朝政的時間還多,因而便得了個“風流公子”的名號。

“睿親王府”四個金燦燦的大字,半條街外便可清清楚楚地瞧見,兩名年輕男子朝著這邊走來,其中一名衣著華貴,身形高挑,眉眼中帶著幾分玩世不恭,男子壓低了聲音道:“九哥這府邸,我來多少次都想感歎,真是修整得比皇宮也差不了多少了,比我那‘嘉親王府’不知要氣派多少倍。”門牆甚高,卻擋不住裏邊的樓閣;大門前左右各一隻漢白玉質地的雄獅,栩栩如生,莊嚴威武;王府占地之廣,更是令人咋舌,中都的百姓曾戲稱這睿親王府為“皇宮的一角”。宅子是先帝在時便賜給李修的,這張“睿親王府”的金匾,則是李修封王時,明德帝李治所贈。

身旁的男子穿著要樸實許多,樣貌清俊,文質彬彬的模樣,倒比那個一身昂貴衣衫的人顯得更高貴些。他白了一眼身旁的人,道:“我說王爺,您就不怕這話傳到皇上的耳朵裏?到時隻怕你連嘉親王府都不用住了,把您塞進個鐵柵欄裏,豈不更好?”

衣著華貴的男子識趣地沒有繼續下去,隻道:“向君你今天心情是不是不好啊?昨晚沒睡好?”

身旁的男子腳步頓了頓,終是沒有答話。

衣著華貴的這一位,是當今聖上的十二弟,嘉親王李正;身旁的這一位,是兵部尚書家的獨苗兒何向君。

二人來到睿親王府門前,守門的侍衛識得二人,他們是此處常客,自己主子特別吩咐過,若是這兩個人來了,不必請示,讓他二人進來便是。

二人進了王府沒多久,管家周伯便迎了上來,笑嗬嗬地行了一禮,“給王爺和何公子請安。”

李正在他手臂上扶了一把,“周伯不必客氣,九哥人呢?”

“回王爺,”周伯一邊前邊帶路一邊道,“主子才說要到雙生橋上喂魚。”

王府內有一處不小的湖泊,湖上長短寬窄不同建了九座橋,其中有兩座靠得最近,隻有半丈的距離,兩座橋的設計完全一致,因而被稱作雙生橋。

周伯帶著李正與何向君,走了一盞茶的時間來到雙生橋,橋上卻沒有人。周伯四下裏望了望,看到李修正躺在湖心亭的太師椅裏休息。

亭子建在湖中央,通往這裏的隻有一條狹長的小路,很是清靜。周伯請李正與何向君過去,自己則去叫人準備茶水點心了。

李正走到近前,見李修正半眯著眼睛在太師椅裏晃啊晃,一副沒睡醒的樣子;手裏拿著把紙扇,展了開來,卻好像連扇的力氣都沒有了。李正忍不住好笑,“名聲在外俊逸風流的李九爺,今兒這是怎麼了?”

李修按了按太陽穴,麵色比平日還要白了幾分,略帶疲色,“昨晚上酒喝多了。”

何向君笑了笑,坐在李修麵前的石椅上,“從前酒喝多了,也沒見你這麼沒精神啊。”

李正坐到何向君身旁,“回來了也不告訴我一聲,跟誰喝了這麼多?”

“就是不知道才這麼沒精神啊,”李修生性風流,不拘一格,酒樓裏喝酒也向來不會卷了誰的麵子,不管認識與否,“今日一早朝中好幾個大員來找我,一個個都說自己的兒子罪該萬死。不過就是多喝了幾杯酒,哪兒對我不敬了?要是我說他們才是罪該萬死,害我一大早就被吵醒,這會兒頭還疼著呢。”

何向君卻還挖苦他,“人家可都是下了朝才來的,還早?”

李正在一旁點頭,“皇兄也聽說你回來了,還問我你怎麼不來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