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貴、李大目、張雷公以及接下來要介紹另外一位,並稱軍中四猛,但是袁朗對他們的評價卻又有區別。
佟貴武藝不錯,夠膽夠勇,袁朗對他的評價也是最高的,他在猛字以外,特別賜了一個“勇”字,合並稱為“勇猛”佟貴。
李大目處處為將領之表率,衝鋒陷陣更是當仁不讓,袁朗在猛字以外,特別賜了一個“急”字,合並稱為“急猛”李大目。
張雷公行事果斷,認定的事情從來不會放棄,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當然自身的素質也是軍中翹楚,一生的鐵打功夫十幾個人也別想近身,所以袁朗賜字“敢”字,合稱“敢猛”張雷公。
這最後一位,也是袁朗沒曾想到的,此人相貌奇偉,如同臧洪一般的人物,可是你把他當成文將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也不知道此人是從哪裏習得的一身柔術功夫,以四兩撥千斤之巧以上三人在他這也討不到任何的便宜,而且此人頭腦冷靜,滿肚子的學問,最早也是黃巾軍的一員,聽說入伍前是個遊俠一般的人物,隻因亂世之中沒了活計,這才投效的黃巾軍。
這人名姓也好是生奇怪,名叫於羝根,留的是偏偏長須,如果給他換上一身道袍,那活脫脫就是位大道觀的道士神仙,因此袁朗賜字“智”,合稱“智猛”於羝根。
有此“四猛”的異軍突起,袁朗一時的將領匱乏之感頓時減輕了不少,這也得益於趙雲的軍事評級實施,他們這些人往日裏沒有盼頭,個個是混吃等死的模樣,如今同場比試誰也不服誰,勝負之心就有了,一旦有了勝負之心,人就有了動力,一旦有了動力,各人的潛力也就被挖掘了出來。
“很好,看你們一個個精神百倍的樣子,本帥的心也就踏實了!”袁朗開場說了這麼一句,隨後問趙雲道,“雲帥,劉皇叔那裏的情況可是如你剛才所說?北海之事他們隻是名義上的讚助?”
趙雲他那個袁朗問詢,立即回道:“回主公,雲知道您是真心想招攬太史將軍,故而並無半句虛言!”
袁朗聽了點了點頭,隨後詫異道:“這就奇怪了,平原郡的兵力並不少於我們多少,如今他們才出現了這幾百號人,那剩下的幾萬人,現在在哪?這可是個不安的因素啊!”
張雷公性子急,他立即回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管它有什麼陰謀陽謀,咱們還怕了不成!”
於羝根輕撫長須,平靜的回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主公不能不防!”
“老於說的沒錯,主公不得不防啊!”出席軍事會議的黃龍也讚同於羝根的說法。
黃龍是黃巾軍的老將領,他與白波都深受這些新晉將領的愛戴,所以黃龍一出口,大家不由得在自己的心裏將整件事的前前後後都想了一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