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借兵報恩2(2 / 2)

袁朗打斷回道:“子義盡管放心,就是因為管亥原是我黃巾軍的一員,所以此次更加應當由我軍派兵前去鎮壓。如今百姓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此僚仍舊禍國殃民,是時候給他點教訓了!”

“將軍能如此想,慈也寬心了!”太史慈接著又道,“可是鄴城之行將軍恐怕也有借重兵力之處,如果慈再借兵而去,將軍是否會有不便之處?”

太史慈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袁朗知道他是在打探袁朗到底能給他多少兵力。看來太史慈對於冀州的局勢還是有所了解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說出這番話來。

既然答應要幫太史慈,那麼出多少兵力自然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於是袁朗看了一眼一旁的三軍統帥趙雲,詢問道:“子龍,你看若要解都昌城之圍,派多少兵力合適?”

趙雲麵露一絲難色,見袁朗如此堅定的眼神,這才回道:“不考慮鄴城方麵的壓力的話,當然是多多益善!但是現下的局勢主公應當要謹慎才是。依雲之見,管亥雖號稱萬餘,然主力軍不會太多,大多為依附以求溫飽的難民而已,所以雲建議派兵三千足以!”

“三千?”袁朗生怕自己小家子氣反而把這事給弄糟了,於是建議的問道:“難民多雖然不假,但是子龍你要知道,一個餓了三天沒頓飽飯吃的難民,可比一個真正的士兵要強悍倍餘的,三千,是不是少了些?”

“主公分析的在理,但是雲還有五千兵力未講出來呢!”

趙雲胸有成竹的回道,仿佛這一切都已經在他的考慮當中了。

“還有五千?”袁朗有點怕了要知道他帶出來的兵力可就兩萬,如果給出去八千,那他這鄴城還去嗎。

但是袁朗回頭又一想,趙雲不是這種不知道輕重的人,難道他是話裏有話不成。

於是袁朗心急的問道:“子龍,你就別賣關子呢,子義還等著咱們的結果呢!”

趙雲看著一旁急得直冒冷汗的太史慈,於是乎交底的說道:“管亥軍既然是難民居多,而且他們大多隻是為了飽肚皮,那雲以為,主公此行除了給予太史將軍三千兵力,還可借出去兩千石糧草用於給管亥軍的和談之資!能吃上一頓飽飯,誰也不想出來拚命,能否長期的安撫這些難民,看來孔北海已然在本郡實施了多年了,這一點他在和談之後,可以與管亥繼續深談的!”

袁朗聽了趙雲的分析之後,拍掌讚道:“子龍言之有理!管亥軍如能向善那自然是往和談方麵引導,某也以為他們隻是在不合適的時機采取了不合適的生存方式,到底有多險惡,恐怕也不會是絕大多數人。那極少數的惡徒依舊還是要給點教訓的,這一點,咱們給出的三千兵力看來是夠了。子義,你以為如何?”

雖然跟趙雲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但是袁朗還是想再問問太史慈的意見,畢竟是人家來求自己的,最好還是讓人家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