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朗一聽,心頓時咯噔一聲,要不是自己年輕沒有心髒疾病,這一下能把他給急死。
袁朗現在的後方還有多少兵力,扳扳手指頭數數,最多不會超過一千人,而敵軍現在過來的可是三千多人,這實力的懸殊立竿見影。
如果換作平時,袁朗五千,顏良五千,也肯定是不敵的,畢竟自己的軍隊有幾斤幾兩,袁朗他心裏是清楚的。
所以換句話說,如果現在不撤退,那就等著被趕來的敵軍收割。
可是現在能撤嗎?
當然不能!
黃龍、白波已然帶領著軍隊陷入了苦戰當中,如果袁朗的後軍這一撤,那麼場上的局勢立馬逆轉,不是之前包圍敵軍了,而是會被敵軍反包圍,這不是斷送了黃龍、白波等軍馬的性命,也同時把龍虎山的退路給拱手讓人了嗎。
袁朗此時的腦筋在飛速的運轉,他必須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保住自己人的性命,也能給龍虎山的人馬以及張白騎充足的時間撤退。
想來想去,袁朗覺得目前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以身作餌!
對顏良軍最大的誘惑是什麼,是軍糧嗎?
也許軍糧很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打贏這場常山郡之戰。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顏良軍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如果能一蹴而就擒住常山郡郡守袁朗,那麼他們何苦再去搶奪軍糧?進常山郡燒殺搶掠豈不是更加過癮!
主意已定,袁朗帶著他“一廂情願”的想法,隻留下一百多人作為策應黃龍、白波乃至於龍虎山的兵力,隨後帶領著餘下的部眾,高舉著主帥大旗,往敵軍來的方向迎麵衝了過去。
這是袁朗頭一次帶領軍隊當先鋒使,往常都是黃龍、白波他們衝出一條道來,或者是穩定住了局麵袁朗才會出現。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黃龍、白波他們已經指望不上,袁朗必須鋌而走險,方能險中求勝。
後山往前山,也不是很遠,大概也就五裏地的距離,所以袁朗軍與敵軍的相遇隻是發生在了一刻鍾之後。
袁朗心裏早有準備,他立住陣腳,占據了有利的地形,等著已經可以看到的敵軍主動送上前來。
敵軍沒想到會在這裏遇到袁朗軍,也是因為這裏被後山傳來的焚燒後的濃煙給遮蔽了視線,大家彼此都隻能是霧裏看花的狀態,所以一驚之下的敵軍驟然停止了行動,也不敢再往前一步了,生怕中了埋伏。
兩軍遭遇,居然出奇的安靜,袁朗軍是能拖就拖,所以他們不想先動手,而敵軍是不知道底細,所以是能不先動手就不先動手,先看看再說。
不過這種場麵沒有維持多久,隻見得敵軍當中分開人群驅馬而出一將,他駐馬己方陣前,舉起手中的長槍,高傲的指著袁朗軍,大聲喊道:“某乃禹州文醜,手下從不殺無名之將,爾等宵小之輩,若不想枉死,速速下馬受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