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對袁朗揶揄了一句,但是也表明了潘鳳的想法,那就是用熟不用生,劉備之名雖然夠響,可是畢竟是外人,而且是敵是友還未可知。
袁朗這麼推舉劉玄德,一來是對曆史的熟悉程度,他知道劉備之所以會當上平原令也是得功與他與青州刺史田楷共同反對袁紹,而被對方表奏的,這裏麵當然也有劉備平時獲得的功勳的緣故,但是總之有一點,說明劉備是反抗過袁紹的,那麼曆史不會騙人,這次袁朗,依然還讓劉備來反抗袁紹,跟他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一定錯不了。
二來,劉備是個潛力股,自己對他有此舉薦大恩,他以後還不報答自己嘛,再說了,劉備的能力是熟諳曆史的袁朗所知道的,讓他帶著手底下那兩兄弟去平原上任,那還能不比那齊冕強嘛。
三來,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劉備一定不會反叛冀州,畢竟韓馥這個冀州牧是朝廷封的,一貫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劉玄德,他不會搬起石頭砸他自己的腳吧,所以劉備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
綜上三點考慮,讓劉備去做這個將來也屬於他的平原郡守,簡直就是迎合曆史的最佳選擇,隻不過可能比曆史上的到任時間要提前了點,誰讓劉備命好,遇到一個袁朗呢。
袁朗將自己所想的,讓劉備就任平原郡郡守一職的這三點給沮授等人說了一下,當然,這裏麵袁朗掩蓋了自己熟知曆史的這一段。
雖然理由沒有心中所想的精彩,但是袁朗絕逼的口才,還是讓苦無良才替代的沮授等人,暫時將劉玄德作為了最佳人選,但是能不能成,還得等稟明了韓馥,才能做決定。
平原郡的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那麼接下來大家又說了對其他已到冀州之各方郡守的看法,畢竟這裏麵曾經跟袁紹有過接觸的還有幾人,而他們是否也是可靠的呢。
就這一問題,大家展開了討論,而就在這時,晚到的,被劉子惠請來共同參加沮授家會的辛毗、鞠義也到了,他們這三人因為是剛來,所以話不多說,隻聽沮授、耿武等人侃侃而談,隻是一一將眾人所說的話,都記在了心裏,好讓自己能跟得上節奏。
討論到最後,大家的結論還是同意相信這些郡守的忠誠問題,至於潘鳳提出的讓這些郡守送家人前來當人質的說法,沮授立馬就反對了,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勢必在向這些郡守施放一個不好的信號,那就是上到冀州牧,下到鄴城高層,對他們是不信任的,反而會觸動他們本就矛盾的內心,得不償失。
“黃帥,剛才你隻說了目前最為關鍵的第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還有第二個問題,你又如何看?”
袁朗一直都沒忘自己先前的話,是的,冀州現在除了麵臨袁紹的隨時倒戈,更為迫切要解決的,還有幽州公孫瓚的南下侵犯,雖然這公孫伯矽是受了袁紹的蠱惑,但是刀已出鞘必定要見血,冀州現在內憂未除,這外患卻又要如何化解呢。
現在的公孫軍實力可在袁紹之上,如果真的打起來,恐怕要是個兩敗俱傷的下場,雖然冀州軍不懼公孫,但是背後還有個野心勃勃的袁紹,這小子卻是不得不防備的,一旦被他咬上一口,那可是入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