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唇亡齒寒(1 / 2)

汜水關下,孫堅定馬而立,他看著天下雄關之一的汜水關,此時的心裏是何其的興奮。

隻要破了汜水關,那麼洛陽就在眼前,進了洛陽活捉董卓、迎接聖駕,那便是天大的戰功。

看著身後十多萬大軍已經整裝待發,孫堅命令部下將帥旗一揮,隨後身後的軍士推著攻城器械,如潮水一般,向著汜水關呐喊著衝去。

攻城大戰一觸即發。

袁朗所在的冀州軍由於肩負著後勤保障工作,所以他們並沒有參加第一批的攻城衝鋒,此時的袁朗坐在馬背上眺望著前線的戰況,不禁發現出了一絲的端倪。

孫堅說,此時的汜水關統帥是胡軫,而第一戰被劉關張三兄弟搞得灰頭土臉的呂布則作為了副帥一起防禦汜水關。

以呂布的能力,是絕對不可能屈居任何人之下的,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胡軫,所以孫堅帶回來的情報,說胡、呂二人貌合神離,看來並非是空穴來風。

如果說之前袁朗還持有懷疑態度的話,那麼這攻城大戰一開打,胡、呂二人的關係是否融洽,便一針見血的被袁朗看了出來。

袁朗沒有參加攻城,所以他能頭腦清醒的分析當前的狀況,他隻見汜水關上顯然是分割成了兩派,就像是土地承包製一樣,左側掛著“胡”字軍旗,右側則掛著“呂”字軍旗。

左側關下哪怕戰火焦急,哪怕是火燒眉毛了,右邊的軍士絕不會放一箭支援,相反同理,呂布軍就算城樓快要失守了,胡軫也不會讓自己的軍隊幫他一把。

這樣一來,汜水關的戰局就變得很微妙起來,本來需要花十分力氣才能攻下的險關,現在隻要花一半的力氣就夠了。

孫堅早先就知道胡、呂二人不和,現在在攻打之下他顯然也看出了袁朗所看到的這些。

孫堅立即對攻城策略做了調整,他放棄了對右側城關的攻打,而是將所有的兵力全都押上了汜水關左側,也就是胡軫這一邊。

這樣一來,胡軫的壓力陡增,呂布一向孤傲,胡軫在董卓麵前年搶了他的風頭,以呂布的性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好不容易逮著個報複的機會,他隻會作壁上觀,想讓他出手幫胡軫,恐怕是想也別想。

無論是袁朗的揣測,還是孫堅對胡、呂關係的洞若觀火,很顯然他們都猜對了,在汜水關左關被盟軍打開缺口、登上城樓之際,右關協同防禦的呂布發出了退兵的命令,他這一退下城樓,胡軫孤軍奮戰,整個汜水關一個時辰不到,便宣告失守。

汜水關被盟軍攻了下來,呂布軍早就逃之夭夭,而胡軫兵潰如山倒,不過慶幸的是,他在兵卒誓死護衛之下,總算是從盟軍的包圍圈裏突圍了出去,潰逃向了洛陽方向。

孫堅豪情幹雲,他將汜水關交給了盟主袁紹接收,他則帶著自己的親兵部隊,一路狂追胡軫而去,大有直搗洛陽的意思。

看著孫堅遠去的身影,諸侯並未阻攔,可是他們也沒有增兵支援,完全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意思。

奪下汜水關已經出乎了諸侯的意料,再讓他們追擊敵軍,那還是等開了慶功會再說吧。

袁紹也是這個意思,孫堅爭功已經叫不回來,如果還派人幫他,他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何不等孫堅兵敗回來求自己派兵,那才叫解氣。

在諸侯的倡議下,在袁紹的默認下,天還沒黑,一場在汜水關上舉行的慶功酒會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召開了,大家公款吃喝,何其痛快,哪裏還記得孫堅此趟出去的死活。

不過著急的人也有,一個是被袁紹給了一個虛銜的奮武將軍曹操,而另外一個,就是通曉古今曆史的黃巾軍統帥袁朗。

曹操的坐不住,那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想成大事之人,他知道憑孫堅的本事,出去一趟不可能空手而歸,如果戰功被他搶了,他自己這盟軍召集人還有何地位可言,自己辛辛苦苦的糾集了十八路豪傑,又是出錢又是出人,又是出力的,到頭來豈不是成就了一個孫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