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有人小心翼翼地送花給付子莘,她把捐贈編號遞給對方,他們將紙條收好,生怕人看見,離開的時候還四處張望。
不了解內情的人,上前詢問付子莘,為什麼大家源源不斷地送花來,她隻笑著不解釋,越發勾起別人的好奇心。
怎麼搞得神神秘秘的,他們再一打聽,得知真相後自己也跟著送花來。
菊花能有多稀奇,普通的又不值錢,萬一得了一等獎,那可是二兩銀子!
學生們發完宣傳單回來,牛車上已經堆滿了菊花。
“真有人白送花來?”潘龍不敢相信。
“這不是贈送,是賭博。”付子莘笑了笑,今天可以收工回去了。
為什麼是賭博?
潘龍還陷在沉思當中,王三寶在對麵街上買了肉包子,一人兩個。辛苦一下午,大家又餓又累,吃完包子坐車回去。
“先生,菊花是不是今天就要栽到花圃?”香草問道。
如果今天不種下,明天肯定就焉了,當然是當天就種下的成活率更高。
“放心吧,我跟楊村長說好了,他會帶著村民過來幫忙,我們回去就能趕著種下。”書院廚房特地準備了晚飯,人多的話半個時辰就能完事,他們吃了晚飯再回去也不遲。
付子莘一行回到四方書院的時候,比往常的下學時間晚了一刻多鍾。
楊村長帶著五個村民已經把土鬆好,來的村民都是學生的家長,書院小廝幫忙把花卸下送到地裏,村民們開始忙碌起來。
學生們穿著院服,想要去幫忙反而被罵了一頓,院服是灰白色和藍色的搭配,不經髒,好好的衣服弄髒可不值當。
如果回書院換了衣服再出來,大人們栽得也差不多,沒必要讓他們幫忙。
等他們把花栽完,付子莘招呼,“大家在書院吃完晚飯再回去。”
“天色不早,我們還是回去再吃。”楊村長不好意思,他們不過是栽點花。
“飯都做好了,吃個飯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付子莘極力邀請,楊村長隻好答應。牛車載他們到飯堂,飯菜均已擺好。
謝文慧每天有馬車接送,她到書院換了馬車回家,沒有在四方書院吃晚飯。其他學生都是小灣村的,自然是一同用過晚飯再回去。
接下來的日子裏,每天下午付子莘都會帶著一班的學生到城裏宣傳和募捐,每天都能帶回一到兩車的菊花。
付子莘主動向教委會的先生們要的菊花也送來了,種到了地裏。
郭芃飛從會社募集到不少菊花,其中有名會員家裏在郊外有個莊子,專門種植菊花,僅他一人送了三車普通品種的菊花,另外還送了十幾盆珍惜品種。
四方書院右側牆外,樹木間隙的空地上,每天都能增加一片菊花地,顏色絢爛的菊花生機勃勃,有全開的、也有半開的、還有仍是花骨朵的。
重陽節前一天,九重山和菊花園已經準備妥當,長青路兩旁的房子提前完工,小廝已經將裏麵打掃幹淨。
喬小語的歌唱表演是最不用操心的,消息傳出去的當天票就賣完了,流程和場地布置阿綠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