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桌上躺著的正是付子莘親自撰寫的《付先生的獄中手劄》,付子莘是在隱晦地提醒他不要忘了他所做的事情。
另一邊,付子莘從慕家出來,心情愉悅,甚至哼起了小調。
她在路邊吃了碗鴨血粉絲湯,提著剛買的鹵鵝,在街上慢悠悠地騎著馬,穿過好幾條巷子,最終停在一處宅院前,這裏正是教委會的辦公場所。
“各位先生,都在呢!”付子莘瞄了一眼,他們在整理書院和先生排名。
“付先生,今天怎麼有空過來?”朱立峰站起來引她到隔壁房間坐下,並讓小廝上茶水。
她一般不會親自來教委會,都是讓下麵的人來傳話,他們交稿幾乎每次都是朱立峰親自送到四方書院。
“到城裏辦事情,買了鹵鵝,順便給你們帶了些。”付子莘說道。
朱立峰看她手裏提的,大概也就一隻的量,怎麼分?
“我提不了那麼多,讓人送過來,一會兒就到,每人都有一隻。”她似乎是知道他的疑惑,解釋道。
他們都是圈子裏有頭有臉的人物,並不缺錢。說實在的,教委會出刊物,讓他們獲得了名聲,不給錢也心甘情願去做。
付子莘過節總會給他們發東西,吃的、穿的、還有什麼購物抵用券。夏天還給每人家裏送了一個西瓜、防中暑的草藥以及酸梅湯引子。
平時一點一點的小恩小惠,挺能收買人心的。
“付先生不必如此,我們想吃會自己去買。”朱立峰客氣道。
“大家工作辛苦,統計數據算排名很累的,尤其是各位先生要兼顧教學和編輯排版,我也做不了什麼,隻能買些吃的犒勞大家。”付子莘笑著說。
“先生此前入獄......”朱立峰想問下情況,關心兩句,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中秋節的時候,雖然付子莘仍被關在牢中,但是四方書院按照慣例送了中秋節禮來。
他們本來商量著要去看看她,還沒來得及行動,書局就出了她的新書,輿論嘩然。
“已經沒事了,算是去體驗了一番。我還出了一本書,你們買來看了沒有,要不要送你們一本?”這本書出乎意料地好賣,今天書局管事說已經第三次印刷了。
不過她沒主動去打聽縣令的後續,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這時,送鹵鵝的正好到了,付子莘到門口迎接,幫忙提進房間放到桌子上。
“多謝付先生。”其他人知道是付子莘來送東西,均客氣地道謝。
“不用謝,不用謝。我也是有事情想要拜托各位先生幫忙,所以先送點吃的來討好各位。”付子莘有些不好意思。
“哦,是什麼事情?”這可是她第一次找他們幫忙。
“不是什麼大事,四方書院準備辦菊花會,各位先生家裏若有,分一些菊花給我。”
“這——”他們自己內部也有賞菊宴,每人都要送一盆菊花。
“我不要名貴的品種,一般的菊花即可,數量越多越好。”付子莘話剛落,明顯看到幾位先生鬆了一口氣。
“我家種著有,直接送到四方書院嗎?”不要稀有的品種,都好說,普通的菊花品種,花圃裏多的是。
“那就先謝過朱先生了,各位先生可以把花一齊送到四方書院。”付子莘朝他們拱手,希望他們給力一點,多送些到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