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重新招人,咱們自己在大街小巷貼傳單,書院接收能人異士,不論男女、出身、年齡,隻要有過人的專長,四方書院都要。”付子莘確定了書院的未來發展方向,自然招人的側重點也隨之改變。
王三寶把事情記下,先生總有她的道理,他隻要執行好就是。
“我每隔五天會到城裏,他們隻要通過了我的麵試即可來四方書院。”聘用這樣一群有特殊才能的人,四方書院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都不會吃虧。
他們要麼教學生,要麼在書院大展拳腳,發展自己的才能,順便為書院帶來價值,何樂而不為。
“那以後書院的人會不會太雜,管理和防護需要大量的精力。”王三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如何保證書院的秩序不受破壞。
“護衛這一塊,無敵負責。而日常管理,到時候分區域,對負責的人進行考核。如果是由於聘用的先生帶來的麻煩,則由先生自己負責。”有限範圍內的自由,她支持個人的研究和發展,但是他們也要遵守書院的基本規則。
裘無敵手下已經有上百人,是從魏朝全國各地挑選出來的優秀苗子。有四五歲的小孩子,也有退伍的士兵,還有民間的武師,集中在別處訓練。
差不多也可以投入一批護衛到書院執勤。
付子莘下午剛吃完午飯,黃士堂帶著好友董小乙來拜見,麵試地點是在付子莘隨意園的書房裏。
黃士堂從書房出來,讓好友進去。董小乙眼裏帶著幾分忐忑,他對四方書院和付子莘的認知都來自於聽說,然後當他一腳邁進書房的時候,所有的不真實落地。
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書籍,付子莘端坐在書桌前,她的桌子上擺滿了翻開的書卷和紙張。
付子莘沒有錯過董小乙打量的眼神,招呼道,“請坐。”
董小乙回過神,忙上前作揖,“付先生好,我是董小乙。”
付子莘示意他坐下,董小乙不好意思直視付子莘,便盯著書桌上的書瞧。她沒有開口引導,等著對方先說話。
董小乙坐立不安,沉默更讓他感到緊張,“我之前和黃士堂是同窗,也是一名秀才。”他不知道該介紹些什麼,所有的東西都是在書院學的。
“我想聽不一樣的東西,你有什麼特長或者哪裏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付子莘緩緩開口,問道。
董小乙的嘴微張,神情愕然,顯然沒想到付子莘會這樣子問。
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哪裏和別人不同?董小乙也在自己問自己。
“我......我作詩不行,所以每天都強迫自己背一首詩,如今堅持了兩年。”他猶豫著,小聲說道。
“那你現在會背七百多首詩?”付子莘來了興趣,有些好奇。
“沒有那麼多,就三百來首,詩集裏麵有很多古詩都是重複的。”董小乙回答。
“也就是說常見的古詩你都會背是吧?”
“對的。”董小乙點點頭。
“那我隨機抽幾首,你當場背誦一下如何?”付子莘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