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悅沒走,直到付子莘服了中藥,才回屋休息。
“你這一病,讓大家都跟著操心。”喬小語的語氣有些埋怨,她昨晚也跟著熬了一宿。
說是埋怨,其實心裏充滿了擔憂。
付子莘喉嚨沙啞到不能發聲,隻能安靜地聽別人說。
她中午用了些粥,躺在床上沒事做,手裏比劃著讓喬小語給她拿書看。
“還看什麼書,好好把病養好了再說。”喬小語瞪了她一眼。
秦嬸子端了中藥進來,“先生,該吃藥了。”
喬小語在秦嬸子進來後,才去吃中飯,換了秦嬸子守著。
付子莘喝完藥躺在床上,發現平安和平喜躲在屏風後麵,腦袋伸出來看她,她揮手讓他們進來。
“姑姑......”兩個小子到了床前,忍不住湊上去近乎。
秦嬸子拉住他們,“姑姑生病了,熱,你們不要湊太近,就站在床前看著就好。”
平安從秦嬸子手下掙脫,跑了出去,從書房拿了付子莘常用的羽扇。
他站在床前,小手握著扇子,用力地給付子莘扇風。
“姑姑,有風,涼快。”平安貼心地說道。
平喜也不甘落後,他上前去搶哥哥手中的扇子,也想給付子莘扇風送涼。
秦嬸子隻好另外找了把扇子,兩個小人兒一人一把,站在床邊給付子莘打扇。
付子莘心裏感動,很想擁抱他們倆,但是起不了身隻能躺在床上。
她留下了感動的淚水,都說生病的人比較脆弱,付子莘此刻就是這樣。
一點小小的感動就能讓她流淚。
兩個孩子見她哭了,也不管秦嬸子的叮囑,爬上床抱著付子莘,給她擦眼淚。
付平悅聽到動靜進房來,才把擠在床上的兄弟倆給帶出去。
秦嬸子派人打了水,給付子莘洗臉。
付子莘最終在床上躺了兩天,身體恢複力氣後,死活不再躺著,經常在外走動,不過開的中藥一直在喝。
她病快要好時,教委會送來了新一期的樣稿。
一般都是王三寶上門去取,這次由朱立峰親自送上門,應該是有什麼事。
果不其然,兩人剛坐下,朱立峰便開口。
“付先生,我們收到了一封匿名投稿。”
“什麼樣的稿子,我看看。”匿名的投稿,還能讓他親自跑一趟,看來不簡單。
朱立峰把稿子遞到付子莘手上,薄薄的一頁紙,付子莘很快就看完了。
“行,我知道了,把這個也放到新一期的《教育新風尚》裏。”
“這樣不好吧?”朱立峰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這可是罵她的稿子,就這樣公之於眾?
“這有什麼,要敢於接受有不同的聲音存在。”付子莘並不介意罵她的文章刊發,至少他敢說。
對方敢說,她也就敢發。
至於她聽不聽文章裏麵的勸誡,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要不要派人去查到底是誰投的稿?”朱立峰此時心情很複雜。
他不喜歡付子莘,別人罵她,他一開始雖然覺得很痛快,但是痛快之後又有幾分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