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別別,我書院就我一個光杆司令,至今還沒招到先生呢。”
付子莘不想給自己找事,目前收的學童就夠她忙活的。
“就這樣說定了,哪裏不是讀,我就在四方書院念書。”郭芃飛想著待在她身邊,以後組織活動比較方便,她也不會像其他先生一樣要求他做很多功課。
“真的不用,我剛開玩笑的。”付子莘趕緊解釋。
“付先生,不用客氣,我這點支持不算什麼。”
“郭芃飛,慎重呀,我這四方書院不怎麼受歡迎的,你在我這裏念書,以後可能都參加不了科舉考試。”
付子莘本想逗一下郭芃飛,沒成想給自己挖了個坑。
“沒關係。”郭芃飛才不相信,以付先生的影響力肯定沒問題。
“你先讓家裏同意再說,他們要是同意,我就沒問題。”付子莘隻好改變方法勸說。
郭家不可能同意這麼荒唐的事情。
“我這就回去對他們說。”郭芃飛立即起身,叫上李鶴齡回城。
“約好時間,我讓王管家給你遞消息。”付子莘不忘叮囑李鶴齡。
郭芃飛回到家,見過祖父、祖母之後,去到大伯的書房。
“大伯,我已經找好書院了。”郭芃飛笑嘻嘻地說道。
侄子才剛到京城,能找什麼書院?
“哦?你想去哪家書院?”
“四方書院,它是京城剛成立的一家書院。”
郭芃飛大伯叫郭齊祥,四方書院他也有所耳聞,但這是家女性開辦的書院,聽說沒有先生願意去教書。
四方書院在京城挺火,一是因為京郊的青石板路,二是因為《教育新風尚》,三是因為喬小語表演會。
“你為什麼想去這家書院?”郭齊祥沒有直接拒絕。
“我在思明縣的時候就認識付先生了。”郭芃飛解釋道,“她主持出版了《教育新風尚》,在京城教育界是主流。”
他見伯父沒講話,接著解釋,“她還組織成立了教委會,各大書院和國子監都派人參與其中。”
“教委會?京城內沒有傳出風聲。”
“內幕消息,下版《教育新風尚》出版時,才會公開這個消息。”
郭芃飛又說道,“付先生還給李鶴齡推薦了書院,直接去乾戊書院,拜入朱立峰先生門下。”
郭齊祥聽到這個消息,有些動容,“此事可當真?”
“大伯,我不能騙你啊!”
“還是有些不妥。”郭齊祥不能下決定,“我建議你最好還是去普通書院,四方書院處在風口浪尖,不合適。”
“怎麼不合適?我這成績也去不了太好的書院,但是我要能去四方書院,以後付先生推薦一下,我就能進京城數一數二的書院,就像鶴齡一樣。”
郭芃飛抓住要害講,家人都希望他能去有名的書院。
“那她怎麼不現在推薦你去?”
既然她影響那麼大,推薦郭芃飛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我這不是童生試都沒過嘛,拿不出手。”郭芃飛摸著頭,有些不好意思。
郭齊祥臉一黑,這小子……
“大伯,我給我父親去信,如果他同意了,你就同意我去四方書院念書好嗎?”郭芃飛搬出他父親。
“行,隻要你父親同意,我也沒意見。”郭齊祥想了想,終於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