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教育風尚(2 / 2)

即便是現在,她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先生,新購置的書籍已經放入藏書樓。”王三寶從書局采購了一大批書籍,並且帶回了剛出版的刊物。

“你今天去書局,買這書的人多嗎?”市場反應,可以幫助她更好地運營刊物。

“十之五六,大都是關心排名的。”王三寶特地在書局停留,並親自上前詢問購書原由。

付子莘聽了,果然不出所料。

這說明排名還是很有必要的,目前隻是京城的排名,將來還可以覆蓋到全國。

這份名單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付子莘通過口頭詢問百姓,整理出京城書院和名師的清單,然後照著清單逐一實地考察。

書院規模大小、學生數量和科考人數通過率等指標,是付子莘從年前就花時間收集的資料。

到了年後,和文雅書局談妥,過了大半個月也就是二月初一,才有了這本刊物。

轉眼間到了農曆四月,《教育新風尚》已經出版了三本,這本書已經成為各家書院每月必讀的刊物。

他們關心的排名,或者他們書院先生的文章,都在這本書上。

不過四方書院還沒有招到一名學生,也沒有招到一名先生。

“先生,這個月又入不敷出。”王三寶看著賬本上的數字,心急如焚。

這幾個月,書院內部擺放的家具,以及觀賞的樹木花草,花了不少銀子。

就連石板路兩旁都種滿了榕樹,現在也就隻有山上還有待建設。

京郊的荒地已經換了個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哪家別院。

“現在花錢,以後享受,過兩年這林子肯定會吸引不少人前來,倒是辛苦你到處搜尋樹木苗子。”

荒地上種的樹木繁多,桃樹、梨樹、榕樹、海棠樹等,多虧有王三寶到處聯係,他甚至出了京城去寧波府和皖南府購買。

“先生不急著招生嗎?”其他書院早就開始上課了,付子莘隻在刊物上打廣告,要是能去城裏親自招生,肯定有人來。

“想來的人自然會來,且等著吧。”付子莘一副淡定的樣子,看起來絲毫不操心。

“城中的鋪子,如何打算,重新裝修之後已經空了大半個月。”王三寶問道。

“怎麼,你想去管鋪子?”付子莘抬頭,難道他還沒死心?

“不不不,我就跟在先生身邊,完成你吩咐的事情。”王三寶趕緊表態。

若是以前,他肯定會主動爭取,謀個商鋪管事當當。但是四方書院建立了,他的選擇自然有變化。

京郊的書院值多少銀子,城裏的鋪子值多少銀子,王三寶心裏算得明明白白。

“這樣最好,我身邊也離不開你,除了我,就是你最清楚這些事情了。”王三寶也逐漸成長起來,頗有大管家的風範。

“多謝先生厚愛。”能得到先生肯定,王三寶覺得很受用。

“京城的鋪子,前麵的門麵作為《教育新風尚》的編輯場所,後麵的門麵用作售賣入場券的鋪子,像小語的表演票,咱們以後要辦的畫展票,都可以賣。”付子莘告訴王三寶她的規劃。

“那刊物這一塊是不是要另外招人?”目前都是付子莘獨立完成的,經常忙到深夜,一天要看幾十篇稿件。

“先設個點,把招牌掛好,以後投稿都直接送到我們自己的鋪子裏,不讓書局代收了。”

招人倒是不急,一時半會也尋不著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