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個小人物(1 / 2)

申珺對著一桌西式美食拍手大喊:“大發!!”

“噓!這裏是高級地方,不能大聲講話,尤其不能講朝鮮話。”舜說得煞有介事,栗色長發隨意地在頭頂紮起一個揪。

靜安寺附近一家網紅西餐廳,某211大學經管學院大三608室四女正襟危坐,開始安安靜靜地用餐。

其中一個淺色卷發紮著雙馬尾,睫毛細長,裝扮偏日係的妹子名叫閔舟,平日裏用慣了尖尖的木筷,此時用刀叉一絲不苟地將餐盤中一塊小小的披薩餅切成了等寬的6段,刀頂著其中一條用叉子一卷,微微張開嘴,要往嘴裏送……

處處都是舞台。

舜突然大喊:“看到西餐想到西方的政治文化!”

這一嗓嚇得閔舟一愣,披薩條從叉子滑落到了身上最後掉在地上,幸虧是黑色蕾絲,汙漬不明顯。她閉眼為食物默哀3秒。

見閔舟裝逼不到位出了洋相,舜滿意地恢複了閑聊的口吻,“當年君主製國家湧現了一大批有遠見、有教養的貴族。他們以知識階層所特有的道德勇氣,在英國製定了《大憲章》,在法國推動了大革命。”

怎麼,吃個披薩扯到貴族了?至於這麼拔高嗎?申珺斜眼瞅著舜。

她依舊莊容正色地引經據典道:“但是赫胥黎說,改革隻是刮掉了仍然束縛著我們思想枷鎖上的一點兒鏽;社會達爾文主義才是真正的思想革命。”

敏感的曆史人物和哲學名詞拉響了申珺啟動“裝逼模式”一較高下的警報,她一甩波波頭,露出一側的耳朵。

舜繼續自信地侃侃而談:“人類的本性天然就是自利,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人形成的組織都是霍布斯筆下的利維坦,對外充滿了侵略性,對內「強權即正義」。我,喰(cān)舜,毫不諱言自己是個功利主義者,生存的出路就是成為強者,或者擁護強者。”

一聲“嗬嗬”粗暴地撕毀了舜的哲學假麵。

眾人的目光焦點轉向申珺。

她吸了一口冰鎮啤酒,優雅地攪動了一下吸管,儼然一副大姐大的神態,帶著特有的輕慢語調開了口:“別以為讀了點西方哲學就是社會人了,江湖高手是不會讓別人覺察到他們究竟是強還是弱、是聰明還是蠢的。”

“任何組織都會分出層級,王侯將相確實有種。”舜極力地維護著心目中的“金字塔”。

申珺就是個贏在了起跑線的創二代,不用擔心生計。可她本人卻並不以為然。

“精英文化已經消失,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能糊口的東西貌似深刻實則淺薄。——這就叫平民社會,別把它想得太好了。”

“說得好像自己到過最上層似的。”舜有點被唬住了,語氣和眼神有些遊離。

申珺趁勝追擊:“唐僧精通梵文還是一個海歸,有天賦、又刻苦,無奈人心向簡,普羅大眾沒有耐心聽他複雜的學理。慧能呢,別出心裁地打出速成旗號,張口就是「人人都有佛性」,迎合了老百姓的口味,沒有人去檢驗邏輯,因為如果問了為什麼,就顯得根器不高。結果,一流的文盲提供了最簡捷的成佛法門,在他的跟前,曲高和寡的學問僧們都輸了。”

“越是抽象的,越是世界的。餘皆野狐禪罷了。”

“但是禪宗不關心結果。出於虛榮的需要是一種真實的需要,越是烏合之眾,越是恥於人後,越能產生滾雪球效應。”

舜挺直了腰板:“每個時代總有像唐僧這樣的人,會用遺世獨立的背影來守住理想,表明態度!”

五分鍾前號稱要攀附權貴的功利主義者,忽地展現出一副殉道者的姿態。

“理想的本質就是欲望,不過自己給它加了一圈光環。我寧可學豬八戒,常懷世俗之心,不苛責人性。”

創二代為世俗階層代言的表象之下,掩藏著真實的功利動機,背後全是生意。

申珺對舜挑釁地皺起鼻子,一個愛裝的21歲女生永遠不服另一個更愛裝的21歲女生。逼王爭霸賽的話題從精英文化跳到了古典音樂又跳到了久石讓。

……

全程插不上話,埋頭吃飯的另外兩小隻已經被食物和奇怪的理論填得八分飽了,之間低調地開啟新的話題——

“據說Japan研發出了糞肉,將蛋白質從糞便中提取出來,混合了豆類等物質,營養價值還很高。”閔舟叉了一塊紅燴牛肉,在空中晃了晃。

“真的嗎?難吃嗎?”提問的是峙瑰,留著清純的小丸子發型,齊劉海下一雙蛾眉曼睩,因為是四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被申珺親切地喚做“忙內”。

“據說口感還行,畢竟Made in Japan嘛——啊呸,我可不想試。明明是大糞提取物,包裝成肉的樣子,這不是十分地「偽善主義」嗎?”

為了昭彰自己的文化素養,閔舟故意把“偽善主義”四個字拉長,餘光飛掃一眼隔壁,逼王們正在熱烈地討論宮崎駿,不接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