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盯著秦意嵐不放的, 正是聖母神皇。
俗話說“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九天雲宮的時間流速跟凡間當然不一樣。
隻有區區幾十年壽命的凡人在可與天地同壽的神仙們眼中, 真就如朝生暮死的蜉蝣一般毫不起眼。凡人們你來我往打了一百多年, 對於高踞九天雲宮之上的聖母神皇來說,不過是祂蹙深思了一會兒罷了。
天界的麻煩事兒都夠讓神皇苦惱了, 祂哪裏還有心思時時刻刻去關注下界的凡人螻蟻?
說起神皇的煩心事,還要追溯到太帝時期。
當年太帝立下不世之功立地飛升,掌管了和光柱後, 深感九天雲宮空曠寂寥, 於是冊封了包括他的侍女弇茲氏和神皇在內的一大批生靈飛升上界, 以做陪伴。
太帝是仁慈之君,成為此界至尊後也不忘給自己的陪床侍女弇茲氏一個“九幽素陰元女聖母”的封號, 而這批神仙們在未被冊封之前,也隻是生活在凡間的生靈罷了, 祂們見太帝如此行事,自然有樣學樣, 把自己的親族故舊以各種仙童仙娥仙侍的名義都帶上到了上界。
瑤台上靈氣濃鬱,把親族們帶上九天雲宮,縱使不能讓他們長生不老, 也能百病全消, 健康長壽, 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有能力當然要帶攜親族,縱使神仙也不能免俗。
太帝喜繁華愛熱鬧,對神仙們此舉持鼓勵態度, 於是眾神仙包括祂們帶上來的親族,該談情說愛的談情說愛,該成親生子的成親生子,鬥轉星移時光流轉,繁衍出了一大批的仙凡後代們。
九重瑤台浩渺闊大,無垠無際,住了這麼些人後不嫌擁擠,反倒給空曠寂寥的九天雲宮更添了幾分勃勃生機。
受濃鬱的靈氣滋養,別說仙人們的後代了,父母都是凡人之身的孩子,生出來也是白竅靈通,個個都是修煉的好苗子。如此一來,九天雲宮裏不管是凡人還是神仙,數目隻有增加的,少有折損的。
九天雲宮果如太帝所願,繁華熱鬧不輸人間,隻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天外隕星撞擊此界,哪怕太帝以身相殉,仙凡兩界還是受損嚴重,九重瑤台被衝擊波及坍塌大半,隻餘下了殘缺不全的三層,居住麵積頓時大幅縮減。
可九天雲宮裏的諸位已經住慣了仙氣嫋嫋靈力豐沛的瑤台,哪個又肯冒因果孽身的風險下降到靈氣稀薄的人間去?
所有的神和人都擠在了剩下的三層瑤台上,崇閣巍峨,華美典雅的仙宮再不複見,美輪美奐的神仙居所,愣是被擠出了幾分凡間市井街巷的煙火氣來。
瑤台上挨挨擠擠的房舍令神皇多看一眼都嫌煩,祂為此倍感不適,愁得日日夜夜心緒不寧,為解決這個問題,祂也曾試圖讓未獲封的凡人們下降到凡間去,這一提議卻遭到了絕大部分神仙的堅決反對。
九天雲宮靈氣濃鬱純粹,又無紅塵因果攪擾,就算是凡身,若認真修行,哪怕始終不得冊封,也能活上幾個滄海桑田的輪轉。而凡間靈氣稀薄,還難免要同凡人接觸,修行者普遍也就是數百年的壽命。
再則仙凡兩界還有巨大的時間差,若是送親族後代們下降凡間,怕是不等天界的父母長輩把離別的眼淚擦幹,下凡的親人就沒了。
這些人可都是諸位神仙們的血親後代,血緣關係再加養在身邊的感情,叫祂們如何舍得?
而事主本人更不會同意了,下降到凡間即等於自我了斷,能在九天雲宮長長久久地活著,誰願意去凡間送死?
哪怕聖母神皇貴為此界至尊,卻也不敢強求,祂怕這些人被強製下降到凡間後會破罐子破摔,再造下什麼因果牽扯到祂自己身上。
本地人口控製不住,神皇能做的就是嚴格把控移民關,因此才有驪山老母無論如何努力修行,反複請見神皇,百般求懇都不得冊封的事兒。
卡移民這一招目前來看是完全失敗了,九天雲宮過於擁擠的問題沒有得到緩解,凡間為此還引起了連鎖反應。
當年那場天災在凡間早過去了不知幾個滄海桑田的輪轉,神皇的功績也僅存於久遠的傳說中,億萬年來凡間再無人能飛升上界,凡人們的禱告祈願也得不到神仙們的回應,若不是還有個九幽素女時不時在凡間顯些神跡刷刷存在感,凡人們都要不信這世間還有神仙之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