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7 抽簽抽中了(2 / 2)

鄭仁搖了搖頭。

“在精神病院開了藥,進行口服藥物治療,最開始還是有效果的。但前幾天孩子出現其他症狀,手腳僵硬,說話不利索。”蘇雲簡單陳述著,“家裏麵認為是精神病院治療出了問題,最後鬧起來,現在事態比較嚴重。”

“病曆什麼時候發過來?”

“電子病曆已經監控,好像得咱們去了之後再說。”蘇雲道。

要是這樣的話,似乎事態是比較嚴重。不過想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病越治越重,現在要麵臨著下半輩子……不,十幾歲的時候屬於花還沒開,含苞待放的年紀。

餘下的歲月像是腦梗患者一樣,家裏肯定無法接受。

去看看也就是了,鄭仁並沒有不斷思考這件事情。回頭見林淵送患者下去,顧小冉帶另外一個患者上來,他又一頭鑽進手術室,敲顧小冉手術。

說起來最基本的素質和悟性,顧小冉要比林淵差很多。可鄭仁卻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敲打他的手腕,從幾乎最基礎開始教起。

現在顧小冉已經像模像樣的做手術了,雖然距離獨立手術還遠,但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一天的忙碌結束,第二天中午,下了手術後鄭仁看了一眼術後患者,就和蘇雲上了等候在住院部門口的車,一路開去南山市。

來到南山市醫師協會,幾個人得到消息,在門口站著迎接鄭仁。

南山市的衛生部門領導滿臉笑容的和鄭仁握手,隨後介紹精神病院的吳院長。

說是院長,鄭仁知道應該是主管臨床工作的副院長。一般商業互吹的時候,都會把副字給去掉。

像孔主任說林淵的父親,絕對不會說林副院長,而會說林院長。除非大院長在眼前,這是一種潛規則。

簡單寒暄後,來到一間屋子,鄭仁開門見山的說到:“先看眼病曆。”

“鄭老板,是這樣。”吳院長開始給鄭仁彙報情況,“患者今年14歲,半年前因為……”

他簡單介紹了一下情況,並不複雜,和蘇雲昨天說的類似。

當時精神病院的一位醫生診斷為狂躁症,隨後給孩子開了精神類的藥物進行治療。

最開始效果還不錯,但一段時間後,藥物的效果就不行了,狂躁發作的時間越來越近,強度越來越大,甚至有一次孩子拎著刀到處走。

加大藥量進行治療,但孩子忽然有一天開始肢體協調能力出現了問題。走路經常往前衝,還容易摔倒,手腳變得僵硬,後來連說話都不利索了。

去精神病院做了一個核磁共振,發現顱內有陰影,初步考慮是腦癌……

家裏認為是**神類的藥物吃出了事兒,母親跟瘋了一樣要找精神病院的醫生拚命。

最後吳院長苦笑著說到:“鄭老板,情況就是這樣。很抱歉打擾您,我們做了幾次的會診,覺得和我們沒關係。”

鄭仁看了他一眼,表情有些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