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周立濤羨慕都羨慕不來的生活。
可就像是碳水才是人生的真諦一樣,得到的就不會珍惜,蘇雲這貨竟然對沒有審美,不對他加以顏色的常悅感興趣。
這人賤的還是很奇葩。
常說巧妻常伴拙夫眠,也是有道理的。
不過現在主要的問題不在於常悅沒有審美以及蘇雲奇葩的需求,而是要解決常悅生酮飲食的問題。
鄭仁想了想,平時常悅那貨對患者和顏悅色,對自己卻一點下級醫生對上級醫生的敬畏都沒有。
難怪當初會被攆到醫務處去。
鄭仁並不在意常悅對自己的態度,能把活幹好就行。
可是現在,要怎麼說服她呢?
“生酮飲食,她們說甲乳外科的大路就是這麼吃完了瘦下來的?”鄭仁問到。
“嗯,大路之前胖的厲害,經常能看見他值班的時候偷偷摸摸訂全家桶,自己躲在值班室裏吃。”蘇雲道,“不到一米七,二百二十多斤,難怪冠脈都堵了。”
“真吃好了?”
“嗯,我見過。可是生酮飲食副作用太大,要是沒病,真心不建議用。大路是沒辦法,不這麼吃就得死。他最嚴重的時候,下完支架也隻能走一百米左右。”
心髒冠脈供血隻能支持行走一百米的活動量,還是支架術後,也算是很重了。
鄭仁對大路不熟,隻是有印象而已。
他皺眉,想了想,道:“生酮飲食在1920年左右出現,當時是為了治療兒童癲癇,也有一部分成年人這麼治療。其他不管,首先生酮飲食會改變腦電的發生,你是這不是瞎弄麼。”
“大腦受葡萄糖的影響最大,低糖飲食對控製腦部的病變有一定的效果。”
說到這裏,兩人都歎了口氣,誰都沒什麼好辦法。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醫生Robert Atkins稍稍改良,生酮飲食以阿特金斯減肥法作為一種減肥飲食方法出現在平常人之中。
但原理還是那樣,要是能堅持住的話,效果是好。
可是大腦缺少葡萄糖的供給,很多生酮飲食的人都會覺得餓迷糊了,其實並不是餓的,隻是大腦開始釋放危險的信號,身體缺乏葡萄糖罷了。
其實鄭仁都認為用生酮飲食治療兒童癲癇也沒什麼大規模的數據樣本,來證明這種辦法行之有效。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也在2008年有研究文章表示低碳飲食是比低脂、地中海飲食更有效的減肥方法。
最專業的醫療文獻,有詳盡的研究數據……但那時候還隻是在醫生內部討論,有一定的容錯率。
畢竟隻是片麵的觀點,沒有大規模的樣本數據,錯就錯了,頂多學術界的名聲不好一些。
可是到現在,到了21世紀,生酮飲食在網絡上不翼而紅。尤其是近幾年,很多火爆的APP推薦生酮飲食。
有頂尖的醫學雜誌、專業文獻背書,還有什麼好懷疑的麼?
甚至最近國內還有人聲稱生酮飲食能治療癌症。
鄭仁仿佛能看到一場悲劇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