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的資金湧入電子競技行業,博取眼球關注。表麵上看著繁花似錦,與此同時無數連續劇、視頻短劇也推波助瀾。
然而誰又能看見那些天賦有限,默然退役後的“老”選手的悲慘。
20多歲就已經算是老年選手,手速跟不上、意識跟不上,沒有關注度,隻能黯然退役。
他們學曆低、退役後沒有一技之長,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
所以葉慶秋堅決不支持他兒子進入電子競技的這一行。
但是父與子之間的溝通是很乏味的,且充滿了火藥味。
從古至今以來都是如此。
葉慶秋雖然心思深沉,但是在生活中也隻能麵對這種讓他左右為難的“溝通”。
和兒子講道理,遠遠比醫療糾紛更複雜,甚至比醫鬧更難溝通。說的再嚴重點,比跟老婆溝通還要難十倍。
在醫院,葉慶秋能知道患者、患者家屬的所有需求。自己可以掌控節奏,順著事態發展,把問題輕巧的解決。
這麼多年來912沒有那種令人觸目驚心的重大醫療糾紛,葉慶秋功不可沒。
然而在家裏,麵對自家的兒子,葉慶秋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知道兒子在追求的是什麼——夢想!
這麼一個虛無縹緲的詞彙,蘊含了多少年輕人的想法。
葉慶秋也年輕過,也曾經充滿了激情,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但被生活盤的久了,他知道夢想隻是夢想而已。
能實現的,那叫做期待。
實現不了的,才叫做夢想。
隻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還要有無以倫比的堅持、信念、甚至於要有絕佳的運氣才能實現夢想。
而進入電子競技行業的少年們,年輕到連自己的三觀都還沒來得及建立。
葉慶秋深深的歎了口氣,他茫然的看著電視機上的畫麵。
那是昨晚的一場比賽,自己兒子所在的團隊在16進8的時候被淘汰了。
不是什麼決賽,而隻是一場網絡播放量連一萬都沒到的地區級別的初級賽事。
畫麵定格在自己兒子操作的角色倒地“死亡”的那一幕上。
葉慶秋能想到在這一刻,對手是如何的歡呼,自己兒子會怎樣的傷心落淚。
他的心有些刺痛。
被生活盤的久了,見的生死離別多了,葉慶秋也逐漸的麻木,逐漸的冷漠。
隻是麵對自己血脈相承的兒子的時候,他才會變的鮮活一些。
他又點燃一根煙,默默的看著電視機屏幕,心裏猜測著自己兒子的內心活動。
在1年前,父子二人做過一次深入的交流。
最後葉慶秋妥協了,因為那是自己的兒子,因為他有一顆為了夢想而拚搏的心。
年少輕狂,那就輕狂好了,給他一個放縱的機會,這是葉慶秋安慰自己的話。
一年的時間,要是能在剛剛興起的職業聯賽裏打出來自己的名頭,進入頂尖選手的行列,葉慶秋會支持自己兒子走下去。
如果不行,那就回來重讀,還是走普普通通、卻又比較穩妥的那條路。
得到自己的同意後,葉慶秋能夠感覺出來兒子身體裏迸發出來的那股子熱情。
他沒日沒夜的訓練,甚至連頓正經飯都沒時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