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各自散去。

回到家裏,蘇雲覺得沒喝夠,拉著常悅就著花生豆又開始喝起來。

鄭仁則坐在沙發上和老潘主任視頻。

老潘主任氣色比之前明顯好多了,他那病也就是發現的早,要不然再壯的漢子最後也得被細菌“吃”的像是骷髏一樣。

因為治療的及時,現在病菌已經得到控製,估計再有一段時間就能徹底的好起來。

“主任,可能過兩天要去省城做台手術。”鄭仁道。

“省城?你這也算是回家省親了?”老潘主任笑嗬嗬的說到。

“嘿,算是吧。給您帶點茅台回去,可能沒有你們打仗之前一人一碗的那種好,湊合喝。”鄭仁和老潘主任閑聊的時候,話特別多。

“家裏還有兩瓶,你小子也不喝酒!”老潘主任明顯有點不滿,或者說遺憾更多一些。

畢竟在他的那個年代,能喝酒的才是好兵。這個觀點早就在老潘主任的心裏生根發芽,一輩子都不會變了。

鄭仁對此也有點遺憾。

“對了,孫主任最近還找我,說有一個腫瘤患者想請你回來做手術。但隻找到一個,怕你不願意回來。”

“一個?”鄭仁不解。

按說海城的人口和覆蓋麵積,想要找適合手術的腫瘤患者,不要太簡單。

“這不是有點錢的都去帝都看病了麼,現在交通便利。電視裏常說的什麼來著?大城市圈!現在從咱家去帝都,就幾個小時,不像早些年,要走一兩天。”

這是最近這二十年來的變化,潤物細無聲的改變著國內各行各業的生態環境。

醫療就是其中之一,改變巨大,令人瞠目。

“沒事,正好回去看看您,捎帶腳就做了。”鄭仁笑嗬嗬的說到,“您遇到孫主任,讓他把片子給我看看。”

“這次回來準備住幾天?”老潘主任問到。

“估計最多也就一晚上。”鄭仁道:“帝都這麵挺忙的。”

“你的諾獎項目怎麼樣了?”

“手術量正在積累,但量夠了也就那麼回事,人家隨便找個理由就卡下來,根本不帶跟我商量的。”鄭仁對這事兒看的很開,說的特別隨意。

建國初期,人工胰島素的項目,絕對是諾獎級別的。可最後怎麼樣?還不是被有色眼鏡下的異樣目光給卡下去了。

“總是要努力一下的,這麵我就幫不上什麼忙了。”老潘主任有些遺憾。

“沒事,主任。”鄭仁笑道:“我在瑞典認識了幾個評審的專家、教授,手術量夠了,有時間我去找他們聊聊。”

“該走的關係要走。”老潘主任叮囑。

“嗯,我知道。雖然那麵不是憑著關係辦事,但太多的諾獎得主……就跟歐洲的君王一樣,到處都是近親結婚之類的,看著煩。近期繁殖,一堆23體綜合征。”

“對TIPS手術的開展有很大意義,你要上心。就你一個人,一身是鐵,能撚幾根釘子?全球鋪開,才會有更多患者受益。”

“知道啦!”鄭仁笑嗬嗬的說到。

老人家的嘮叨,他總是會假裝很認真的聽,不過基本都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