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金耀武來的很早,他已經形成習慣。
每天要做十台手術,還有對手術的總結、記錄,忙的跟狗一樣。
但金耀武卻並不覺得累,每天都很開心。
客觀的講,他能感受到自己水平的進步,巨大的進步。
金耀武甚至有時候會想,要是現在再一次進行“對戰”式手術,自己應該要比那個年輕的鄭老板強了吧。
手術麼,唯手熟爾,都是磨出來的。對於所謂看兩眼就會的那種天才,金耀武一直都嗤之以鼻。
每天十台胃底、胃左動脈栓塞術的訓練下,金耀武飛速的成長著。
淩晨五點,他就來到醫院。
與他配合的是幾名華裔醫生與護士,畢竟大家血脈相通,思維類似,不像那群美國人,說死說活不願意加班。
金耀武已經壓榨出自己全身最後一絲潛力,每天十台手術,頂著X線在做,人的身體也已經到了極限。
不瘋魔,不成活,金耀武確信這一點。為了能揚眉吐氣的回國,他已經付出了太多。
但金耀武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一分付出,都有回報。他信天道酬勤,這是真理。
被人壓在頭頂的感覺很不好,那個人比自己還要年輕,根本沒辦法勸說自己等他慢慢老去,就能把位置讓出來給自己。
估計自己老了,那個年輕的鄭老板還能穿著鉛衣做十年手術!
時不我待,幸好約翰·霍普金斯這麵的科研氛圍很濃鬱,大筆的慈善捐款,讓金耀武看的眼睛都花了。
落實在臨床上,意味著可以找無數的患者免費做手術。因為這畢竟是實驗性質的手術,是一種科研。
在不斷的“小”失誤後,金耀武也修改手術的方式,他認為整體術式已經趨向於成熟。
而飛速增長的數字讓大BOSS也很滿意。
這就是科研成果,到時候這些詳盡的數字是要拿出來說事兒的!
患者送進去,金耀武鋪好單子,對著鉛化玻璃外的技師和護士做了一個手勢。
手術開始,外麵的人開始計時。
這是金耀武的一個小習慣。
他在和自己賽跑,雖然每個患者病情不一樣,很難統一量化,但是金耀武還是堅持著這個小習慣。
因為每一台手術的時間,會讓整個科研資料變的更加嚴謹。這隻是一個小點,但卻無形之中會影響所有人的感官。
手術做的很快,華裔的助手已經和金耀武配合越來越默契。
從以前一個半小時一台手術,漸漸的縮短到一個小時之內完成一台手術。
當進入一小時大關之後,手術速度的縮短開始變慢,直至龜速。但金耀武並不著急,他心裏很清楚,不管自己怎麼努力,永遠不可能把這個數字變成零。
越到後期,難度越大,想要取得一秒鍾的進步都並不容易。
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是這個道理。
手術穩穩的做著,導絲超選,找到胃左動脈,開始栓塞。
關於栓塞的點,金耀武在上百例手術後也總結出了經驗,他隱約覺得栓塞的越細致,術後並發症反而越多。
隻是這一點他和大BOSS說了幾次,得到的卻是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