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來的最早,他的位置最好。
當看到打開腹膜後,一肚子的脾髒,他的頭嗡的一下。
雖然有預期,但親眼看到的這種視覺上的衝擊力,和看片子、自己想象完全不一樣。
他有些後悔了。
早知道這樣,就不該讓鄭老板做手術直播。
好心好意的,最後卻給鄭老板惹了一堆麻煩,這又是何苦來哉。
好多念頭在他心裏出現,略一愣神,就看見鄭仁開始著手阻斷脾動脈。
“老賀,麻煩觀察患者動脈壓。”鄭仁低聲說道。
這是鄭仁之前要求的,老賀給做的是橈動脈穿刺,有創動脈壓力檢測。
有創動脈壓檢測好處是可以直接動脈壓力監測為持續的動態變化過程,不受人工加壓、袖帶寬度及鬆緊度影響,準確可靠,隨時取值。
而且可以根據動脈波形變化來判斷分析心肌的收縮能力,以免回心的血量增多,導致患者急性心功能衰竭。
至於其他的好處,這台手術體現的不是很明顯。
但有創的動脈壓檢測,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穿刺失敗、局部感染之類,鄭仁不是很在意。
老賀的水平還是過硬的,就是話多了點,和蘇雲一樣,有點話嘮。有創動脈壓都做不好,老賀就可以退休了。
“血壓90/70mmhg。”老賀知道輕重,一直盯著動脈壓在看。
小患者血壓偏低,鄭仁是知道的。在係統手術室裏訓練,鉗夾住脾動脈,讓脾內的血液順著靜脈回流,什麼是極限,鄭仁也做了近百次的試驗,最後才得到一個標準的數據。
他放下手,靜靜的等待著。
患者一坨坨的脾髒的顏色,有了些許的變化。鄭仁眼睛觀察著顏色變化,心裏麵計算著時間。
“100/70mmhg。”
“110/75mmhg。”
“115/80mmhg。”
老賀很嚴謹的按照鄭仁的要求,觀察患者動脈壓力。
鄭仁在小患者動脈高壓達到115mmhg之後,開始動手,切段脾胃韌帶等相關的韌帶。
在一坨脾髒中找到胃,還要摸到異常的組織結構,這是很難的。可是在鄭仁的手下,這一切都順理成章,就像是一台普普通通的脾切除術一樣。
“120/75mmhg。”
“125/85mmhg。”
老賀依舊在一絲不苟的報著患者的動脈壓。
願善良的人們天天好運來~~~
老賀的聲音摻雜在歌聲中,他忽然覺得手術的時候放這首歌,也是挺帶感的。
楊教授覺得視野受限,他的頭往旁邊挪了挪,要看清楚鄭仁手裏的動作。
“老楊,給我留個地兒,都占了好位置,還要多吃多占,不帶你這樣的。”他身邊的一名教授不高興的說到。
“你看見切脾胃韌帶了麼?”
“看不見,鄭老板是盲操呢吧。”
站在術者身後都看不見,這可沒什麼好辦法了。
不過站在對麵的助手對此早就有預計,一個大拉鉤直接搭在脾髒上,力度剛剛好,把脾髒拉開,隨後用另外一個拉鉤在術者第三象限55°角的位置把另外一側的肝、脾也都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