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能幹的翁婿(2 / 2)

他聯係了一個熟人,姓吉,搞軟件外包的,水平極高,業界是有名的。據說從前是做黑客的,業界號稱王者。

但這人卻隻認錢,隻要有錢,什麼都好說。

謝寧找到他,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他聽。吉總聽完後,也沒猶豫,說給他12個小時。

在交代了這一切後,謝寧就輾轉來到前線節點位置之一的——蓬溪鄉醫院。

不到12個小時,吉總就完成了謝寧要求的事兒。

可是這次他卻像是變了性子一樣,根本不談錢。謝寧在電話裏聽出來,吉總的情緒似乎有些問題。不知道是熬夜做軟件還是別的原因,嗓子嘶啞的連話都說不清楚。

不要就不要,謝寧灑脫,也沒糾結這類的“小事兒”。

無數幸存的傷員從震中被救出來,來到蓬溪鄉醫院。救援車隊做補給,極重的傷員就地搶救,重傷員和其他人則送到蓉城救治。

而留在蓬溪鄉的醫生們,徹夜不眠的處理能處理的外傷。

謝寧手裏寫滿字的紙,有厚厚一遝子,上麵龍飛鳳舞的寫著諸多患者的來源,診斷,救治,以及轉歸。

老院長很快意識到謝寧的價值,這個外鄉人冷靜的就像是一座冰山,無論再如何忙亂,隻要自己問他某件事情,他都能極有條理的說清楚來龍去脈。

某個重傷員在蓬溪鄉得到了什麼樣的救治,後來由哪台救護車送去蓉城。甚至一部分送到蓉城的患者,謝寧這裏都有記載,送去了哪家醫院。

隻是資料並不完全,謝寧隻憑自己一人,是無法完成所有工作的。

接下來隻要等待就好了,謝寧微笑。

此時,一名醫生穿著隔離服,外麵罩了一件白大褂,光腳穿鞋跑了下來。

“寧叔,重度骨盆骨折的患者,還有多少?”那醫生問到。

“還有三十五個等待救治的,暫時沒有救護車。類似傷員已經有二百三十三名轉送到蓉城去了。”謝寧翻了一下手裏的紙,馬上回答道。

“病房滿了,這麵抓救護車把術後患者轉運蓉城,然後把三十五個患者都送到手術室門口吧。”這名醫生倒也幹脆,直接說到。

“都送去?”謝寧很少見的遲疑了一下,“手術不得做到明天晚上去?我剛要抓人把他們轉送走。”

“重患者轉運不如在這兒做!”小大夫說到:“蔣主任剛說的,咱這麵都能做,而且速度絕對要比蓉城快。”

“嗯?”謝寧看著小大夫的眼睛,忽然想起了那個便宜女婿的身影。

他來之前,蔣主任剛剛告訴自己能完成的手術量大概是多少。對於幾乎無限的傷者來說,那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在謝寧看來,留一兩個患者在蓬溪鄉救治就可以了,如果他們做完手術,隨時都會有新的傷者送來,根本不用預留。

“做完多少例了?”謝寧看了一眼時間,自己把鄭仁送去,過去了三小時十六分鍾。

“做了十五個患者,病房滿了,現在需要把人轉運到蓉城,進ICU進行下一步治療。”

“……”冷靜如謝寧,都怔了一下。

這麼快?

不過他馬上囑咐跟隨在身邊的秘書,修改方案。隨後,他找誌願者,抬著幾名需要做手術的患者直奔介入手術室走去。

……

……

注:按照當年參加急診急救的朋友的說法,很多事情都比較盲目、混亂。但總結經驗教訓這種事兒,我們還是比較擅長的。其後玉樹地震,一切都被理順,處理的極為得當也不為過,總之要比當年好了很多。

其中,有醫生辭職,當誌願者,建立應急救援中心等。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海。

本文,算是時空錯亂,安排謝寧這麼一個人提前把各種混亂的環節理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