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管他呢,能活下來就行(1 / 2)

華西,大院裏,經驗豐富的急診科醫生們直接站在院子裏,分診著一車一車被運來的獲救傷者。

謝寧在醫生身邊,沉默的忙碌著。

開始是幫忙抬患者,護送患者去病房、去手術室。

隨著誌願者陸陸續續的加入,謝寧這種中老年人被小夥子們擠到一邊去了。

人們都急紅了眼,可不講尊老愛幼之類的事兒。

謝寧站在一堵牆前麵,手裏拿著從急診科拿來的紙和筆,分發給活著的幸存者與尋親者。

他身後,是一堵普普通通的牆。不久前,一個被救出災區的老人家,含著淚到處找紙和筆。

寫下失蹤親人最後的位置和樣貌特征後,老人無聲的痛哭。

或許這一別,就是永別。

謝寧見老人家寫的話語淩亂,表述不清。便詢問了老人家家人具體的樣貌、特點後,重新寫了一份,沉默的把尋人啟事貼到牆上。

有了一張,就有下一張。

很快,長長的一堵牆,貼滿了尋人啟事。

風吹過,白紙嘩啦啦的響起來,像是在哭泣一般。

看上去簡單的工作,卻迅速消耗了謝寧的精力。這段時間,他又開始抽煙了。似乎煙草辛辣的刺激,能讓他感覺自己更……鮮活一些。

其餘時間,他連睡眠都省了,不分晝夜的忙碌著。

救護車的聲音不再那麼刺耳,反而顯得有些愉悅。畢竟接連不斷的救護車的到來,意味著有大量傷者被救出,送來。

背靠著華西醫院,大部分的傷者都能得到及時而恰當的治療。

華西的醫生,和912醫院一樣,地震當時在家留守的外科急診急救力量被一車拉走。

隨後,取消休假,所有醫生被召回,開始不分晝夜的忙碌起來。

又是一車傷者被送來,謝寧遠遠的看著,雖然累的有些麻木了,但依舊習慣性的從某些小動作裏分析出患者的輕重,是否還有搶救的價值。

但這一次,謝寧看到華西急診科兩鬢斑白的主任表情似乎有些不對勁兒。

急診科主任看著患者,有些詫異,有些吃驚,沒有像以往一樣,第一時間進行分診。

很奇怪啊,謝寧把手裏的尋人啟事找了一個地兒貼上去,盡量不影響周圍的尋人啟事,然後湊了過去。

“這是在哪做的手術?”急診科老主任看到患者腹部的切口輔料,詫異的問到。

一名醫生下車彙報患者的具體情況。

“是直升機接回來的患者,據說是在一個進不去的孤島裏的傷者。那麵進入到第一線的醫生做了急診手術,並且把患者診斷、做過的治療,以及以後的建議都寫下來,係在患者身上。”

老主任皺眉,前方孤島一般的地區,能做三、四級外科手術?

應該沒這個條件吧,這是他接到的第一批三四級手術的術後患者。

其他的,最多隻有簡單骨科夾板固定、簡單的清創縫合而已。

不過時間緊迫,患者雖然已經測明血型,開始輸血。但眼見著狀態並不穩定,需要馬上送到相應科室去確定診斷以及進行後繼治療。

老主任見患者的身上有膠布層層粘貼結實的塑料袋,他撕掉一個患者的膠布,拿出裏麵的紙,仔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