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別最高的是誰?”軍官詢問到。
趙雲龍向前邁出一步,正步,鏗鏘有力。
軍官把一部衛星電話交給趙雲龍,說到:“你們成立尖刀班,去看情況,根據指揮中心分配和安排的路線,進入山區。
按照震前的地圖和行政區域地圖,尋找那些山裏的村鎮。
然後利用GPS定位,能夠引導和帶走的村民,全都帶出來,不能夠帶出來的,記錄下情況,轉移到附近較為安全的地方,然後返回報告情況,等待前線總指派出更適合救援的隊伍。”
“是!”趙雲龍立正,吼道。
軍官默然,和趙雲龍目光對視,隻有堅定,沒有畏縮。
“你們……活著回來。”
剛說完,大地顫抖,隱約能聽到地麵下傳來一陣沉悶而讓人絕望的聲音。
地麵又一次像是波濤一般湧動,堅硬的跑道被撕開一條口子,砰砰砰的水泥路麵繃斷的聲音不斷響起。
鄭仁栽晃了一下,馬上站穩,雙眼目視前方,努力讓自己的站姿像是一名戰士。
“全體都有,向右——轉!跑步——走!”趙雲龍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站姿,踏在湧動的地麵上,艱難的說到。
餘震不僅多到可以說是密集的程度,而且強度也很大。
十幾分鍾的時間裏,餘震不斷。雖然強度大,隻是和山巒倒塌的情況相比,這些餘震就略顯溫柔了。
趙雲龍年輕幹練,訓練有素,馬上開始組織列隊,小跑到車隊旁。
電視台的記者、攝影師對視一眼,緊急商量了一下,便帶著設備緊跟在後麵。
“你們跟下一波吧。”趙雲龍濃密的眉毛擰成一股繩,沉聲說到。
“對不起,這是我們的任務。”女記者兼主持人說到。她很害怕,但依舊倔強的堅持著。
一路跑來,一波餘震,女記者摔倒了兩次,那股子都市麗人的精致勁兒消失殆盡,隻剩一身塵土和一臉倔強。
看著有些狼狽,她卻依舊在堅持。
都是任務,趙雲龍也沒什麼辦法,隻好帶上攝影師和女記者。
車輛看上去多,但也很緊張。
六七個人一輛車,去堆積如山的軍用物資處一人取了一份軍用單兵醫療包和水與食物等物資,換上合身或是不合身的迷彩服,一路揚長而去。
鄭仁和趙雲龍、蘇雲等人一輛車,他眉毛皺的很緊。等開出機場,他打開急救包,看了一眼,問到:“趙總,物資就這些?”
“是。”趙雲龍道。
鄭仁無語,這是戰地急救的東西,數量不夠多,而且種類也不夠齊全。應急可以,真要是麵對大量傷員,估計要坐蠟。
單兵急救包裏,有口對口呼吸膜 24*28cm 1個、膠管止血帶 33cm 1條、醫用繃帶 5×400 cm 1卷、止血墊 20cm×10 cm 1包、急救止血紗布、順折敷料、14G的氣胸針、鼻咽通氣管、一次性手套、還有兩隻嗎啡、注射器、碘伏、棉簽,救生哨子之類的物品。
這肯定不夠,就算是路上遇到的傷員……估計走不了幾步,就用光了。
“鄭仁同誌,尖刀班的任務,是看情況,不是實施救援。”趙雲龍解釋道:“我們需要用衛星電話和GPS設備給後方做標記,隨後就會有救援物資和人員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