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有一句話,“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麵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
從前鄭仁看《魯迅文集》的時候,不覺得這句話有多犀利。
可是從醫時間越久,就越是覺得這句話好深刻。
鄭仁不覺得他們吵鬧,隻是有些時候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很是無奈。
找到半個月前的一張片子,是胸腹聯透的點片。
胸腹聯透時候,醫生發現了問題,會留下一個影像資料。片子不會很細致,分辨率不高,但大概能看到一些病情。
片子上,患者全身的骨骼有密密麻麻的白點。有的大,有的小,密集恐懼症的人是絕對看不了這種片子的。
通常意義上講,這些白點就是骨腫瘤。
不過能看到這麼多骨腫瘤出現,鄭仁也是第一次。
第一眼的印象,這個患者是腫瘤晚期,而且屬於那種沒有治療價值的。
什麼骨保護用藥,什麼靶向藥,已經沒用了。用老話講,患者病入膏肓。
鄭仁心裏歎了口氣。
“老板,明天晚上吃飯麼?”魯道夫·瓦格納教授還沉浸在離別的悲傷中,有些傷感的問到。
“閉嘴,富貴兒。”鄭仁的態度有些粗暴。
教授怔了一下,抬眼一看,驚訝道:“我去,這麼重的病,在我們那晃常兒能看見。”
“閉嘴。”鄭仁皺眉,嫌棄的說到。
教授聽出來鄭仁語氣裏的不高興了,馬上閉嘴,站到鄭仁身後,看著他把另外一張CT片子插到閱片器上。
這是一張胸部64排三維重建的CT片子,平時主要用來看肋骨骨折的。
而此時,用來看肋骨上的骨腫瘤,也很恰當。
患者雙側肋骨,可以看到骨密度降低,白一塊、灰一塊。從影像學上來講,這是骨質病理性的改變。
要是患者沒有去魔都的醫院檢查,很快就會出現骨折,臨床上成為病理性骨折。
這是骨腫瘤、骨轉移瘤的一種臨床表現。
鄭仁左手放到腋下,右肘在左臂上,托著腮,仔細看片子上的影像。
片子很典型,但鄭仁覺得哪裏不對勁。
可是哪裏不對呢?鄭仁有些不解。
這種感覺,是第一眼看片子的時候就出現的,可是它隨即消失在腦海裏。
這種感覺真差,鄭仁看著片子,一幀一幀圖像仔細尋找。
不是因為骨腫瘤,可是……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老板。”魯道夫·瓦格納教授有些困惑,“我怎麼看著不像是骨腫瘤呢?”
“我也覺得有問題。”鄭仁輕聲說道。
患者家屬的眼睛驀然一亮,從魔都到海城,沒有一家醫院的醫生說不是骨腫瘤。
孩子剛回來,他帶著來海城市一院看一眼。機票都訂好了,明天飛帝都,也找人聯係了積水潭的一位教授。
不是……如果不是,那該多好。